丁君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巨大假性动脉瘤的留置导管分次栓塞治疗一例
- 1998年
- 我们采用动脉插管及导管留置技术用无水乙醇、明胶海绵、不锈钢圈对一例巨大假性动脉瘤进行分次栓塞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因腹部搏动性肿物一年余入院。该患者三年前曾患右髂内动脉瘤,并行动脉瘤切除术。一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阵发性腹痛,继之在脐部右侧触及一搏动性肿物,一年来症状日趋加重。查体:于脐部右侧可触及一鸭蛋大小的搏动性肿物,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彩超示:腹主动脉下段分又处见一约6×8cm的无回声区,有动脉血流声。临床诊断为右髂内动脉复发性假性动脉瘤。采用 Seldinger
- 郭喜田赵永生杨海山张敬鞠孙华峰乔连铭王田蔚丁君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巨大型导管留置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和临床(附五例报告)
- 1997年
- 观察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及临床恢复情况。采用头颅CT扫描,观察母乳喂养儿维生素K缺乏的所致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进行了跟踪观察。较大病灶出血者,于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见高密度出血灶减小,而周围低密度区反而明显增大;3~6个月时出血灶逐渐消失,周围低密度区开始缩小;于9个月左右逐渐恢复。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观察其病变恢复情况的可靠指标。较大出血灶者,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用药,则有希望完全恢复。
- 韩邕邓小丰王术新丁君朱广金
-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CT颅内出血
-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CT、MRI、DSA对照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 :比较 CT、MRI、DSA(血管造影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癌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 CT、MRI、DSA的表现 ,对比三者优缺点 ,找出各自的规律。结果 :三者均可以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转移征像。结论 :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 MRI优于 CT。“假包膜”为 MRI特征性表现。DSA与
- 杨淑琴来颖姜春子孙东杰赵艳丁君赵锋
-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MRI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