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范曾

范曾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紫外线
  • 3篇微囊
  • 3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上清
  • 2篇上清液
  • 2篇皮肤
  • 2篇皮肤成纤维细...
  • 2篇清液
  • 1篇凋亡
  • 1篇照射
  • 1篇紫外线照射
  • 1篇细胞老化
  • 1篇急性

机构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王申
  • 3篇刘娟
  • 3篇张家安
  • 3篇周炳荣
  • 3篇骆丹
  • 3篇易飞
  • 3篇谢淑芬
  • 3篇范曾
  • 2篇张丽超
  • 1篇栗丹
  • 1篇陶艳玲

传媒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对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光散射分析技术鉴定分析微囊泡的大小及数量。将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活性氧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数量及大小明显高于正常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正常纤维细胞、UVA和UVB照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与微囊泡共孵育后活性氧荧光值分别为(52.76±1.4347)、(82.60±4.082)和(85.94±6.264),凋亡率分别为(3.260±1.732)%,(28.94±2.430)%和(34.48±2.718)%,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可被抗氧化剂逆转。结论:急性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进一步介导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刘娟周炳荣骆丹张家安陶艳玲苗颖颖谢淑芬范曾易飞吴红巾栗丹王申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凋亡
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微囊泡功能的检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微囊泡的生成及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中长波紫外线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鉴定所获得的微囊泡,BCA法测定微囊泡蛋白的含量;将紫外线辐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使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中长波紫外线辐射皮肤成纤维细胞促进微囊泡的生成和释放。紫外线辐射后的微囊泡直径多数在20~200nm之间,表面蛋白Alix,tsg101及CD9表达阳性。紫外线辐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可导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倒置显微镜下出现较多的细胞碎片,细胞体积变大,过度伸展,并使细胞增殖率降低。结论中长波紫外线辐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后者是介导紫外线辐射旁效应的主要介质之一。
刘娟周炳荣王申张家安张丽超吴红巾易飞谢淑芬范曾骆丹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细胞老化
急性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微囊泡的生成、鉴定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微囊泡的生成及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剂量中长波紫外线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扫描电镜及Western 免疫印迹...
刘娟周炳荣王申张家安张丽超吴红巾易飞谢淑芬范曾骆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