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杰
- 作品数:8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医源性髂动静脉瘘误诊为深静脉血栓1例被引量:4
- 2014年
- 髂动静脉瘘是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表现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动脉血栓症状相似,临床上易导致误诊。笔者报告1例椎间盘切除术6个月后因腹胀、气促、左下肢浮肿等症状入院的51岁女性患者,初步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最终确诊为髂动静脉瘘。经植入带膜支架后成功地封闭了瘘口。随访半年,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总结了髂动静脉瘘被误诊的经验教训,并讨论了该病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动脉血栓的鉴别诊断方法。
- 李艳付强刘爱忠郑昭芬范文娟朱振华陈龙戴文杰
- 关键词: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腰椎间盘切除术
-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洪灾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化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 了解洪灾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慢性化,进一步研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洪灾后PTSD慢性化的影响。方法 2014年3-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经历1998年洞庭湖洪灾,1999年初次调查确诊的PTSD患者分析其慢性化情况。调查中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将研究对象分为康复组和未康复组(慢性化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评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结果 120名研究对象中,14名(11.67%)诊断为PTSD患者。两组患者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积极应对得分、应对方式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社会支持(OR=0.281,95% CI:0.117~0.678)、应对方式(OR=0.293,95% CI:0.128~0.672)是PTSD慢性化的保护因素;受灾经历(OR=1.626,95% CI:1.118~2.365)是PTSD慢性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洪灾后PTSD患者慢性化值得重视,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显著改善其慢性化情况。
- 戴文杰陈龙谭红专赖智维胡士敏李艳刘爱忠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支持
-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者的人格特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5
- 2017年
- 目的:了解洪灾13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者的预后情况,以及人格特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200例经历1998-199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特大洪灾且经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被归类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的灾民再次进行调查。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再次进行筛查,实际入组184例,将研究对象分为康复组(n=162例)和PTSD症状阳性组(n=22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测查两组的人格特征。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格特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预后的关系。结果:洪灾13年后PTSD症状持续阳性比率为12.0%(22/184)。康复组EPQ-RSC外向人格得分高于PTSD症状阳性组[(51.8±10.7)vs.(45.1±13.2),P<0.05],神经质人格得分低于PTSD症状阳性组[(46.5±10.1)vs.(58.3±1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等变量后,神经质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持续阳性的危险因素(OR=3.63,95%CI:1.05~12.54)。结论:洪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持续存在的情况值得重视,神经质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预后相关。
- 吴鑫陈龙戴文杰谭红专刘爱忠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预后神经质
- 基于对外汉语阅读词汇扩展的认识
- 2010年
- 本文着重从词语释义、词汇对比及说话训练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对外汉语阅读,对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提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 戴文杰
-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
- 运用Delphi法构建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流行病学课程考试评价指标体系
- 2016年
- 论文运用Delphi法咨询32名专家的意见,构建了流行病学课程考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专家们非常重视本项研究,专家意见的可信度高,结果可信。最终有2项一级指标(形成性考核及总结性考核)、8项二级指标(案例分析、研究设计等)、19项三级指标(是否缺课等)纳入了流行病学课程考试评价指标体系。该量化体系可为其他院校流行病学及其他课程考核提供参考。
- 吴鑫戴文杰刘爱忠
- 关键词:DELPHI法形成性考核流行病学
- 有向无环图在因果推断控制混杂因素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观察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因果推断时混杂因素往往会歪曲暴露与结局的真实因果关联。为了消除混杂,选择变量调整是关键所在。有向无环图能够将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视化,提供识别混杂的直观方法,将识别混杂转变成识别最小充分调整集。一方面有向无环图可以选择调整更少的变量,增加分析的统计效率;另一方面有向无环图识别的最小充分调整集可以避开未被测量或有缺失值的变量。总之,有向无环图有助于充分揭示真实的因果关系。
- 向韧戴文杰熊元吴鑫杨艳芳王玲戴志辉李娇刘爱忠
- 关键词:病因学研究有向无环图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