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鹿角形结石形态测量学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预测取石通道和治疗周期数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鹿角形结石形态测量学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预测取石通道数目和治疗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收集43例鹿角形结石患者,对52个肾脏行PCNL,建立70个通道,其中一期单通道患者28例,一期多通道患者8例,多期多通...
- 李建伟
- 老年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早期去势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内分泌治疗的9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肿瘤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记录出院后2年内CRPC的发生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RPC的高危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CRPC的预测价值,并建立预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院外2年发生CRPC的指数方程。结果 90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失访2例,26例发生CRPC,发生率29.5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OR=3.823,95%CI 2.137~6.839,P<0.001)、Gleason评分(OR=8.045,95%CI 3.501~18.487,P<0.00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OR=2.983,95%CI1.407~6.324,P=0.004)及前列腺癌基因3(PCA3)(OR=1.998,95%CI1.263~3.161,P=0.003)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CRPC模型的指数方程为PI=0.367X1+0.642X2+0.409X3+0.815X4,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β=0.056,95%CI0.745~0.965,P<0.001),敏感度为0.919,特异度为0.857,约登指数为0.776,对应的预后指数为1.325。结论肿瘤T分期、Gleason评分、PSA及PCA3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各因素建立预测CRPC的模型有助于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 蔡芳震高瑞林张建育李建伟
- 关键词:前列腺癌老年人内分泌治疗
- 分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2~4cm肾结石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6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2~4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结石患者70例,应用计算机程序随机分为A组(分期FURS)和B组(m-PCNL),每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治疗时间、总术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治疗成功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A、B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的完全结石清除率为65.71%,B组为94.29%,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无临床意义结石残留率为34.29%,B组为5.71%,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安全性方面,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为3.37±1.56 g/L,B组为11.93±2.24 g/L,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B组为9.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微并发症A组出现1例为发热,B组出现2例为自限性血尿;主要并发症A组出现1例为输尿管石街,B组出现1例为输血。A组两次治疗的总治疗时间为4.06±1.11周,B组为1.26±0.47周,A组明显长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总术后住院时间为3.66±1.29 d,B组为5.13±0.43 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治疗费用方面,A组为54 291.00±6149.00元,B组为23 482.00±2317.00元,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URS对于2~4 cm肾结石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期手术对提高较大负荷肾结石的完全结石清除率是必要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李建伟王芳蔡芳震高宏志
- 关键词:肾结石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
-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体会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技巧.方法:在2008年9月-2013年2月,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年龄在17-52岁,临床表现:伴有腰部酸痛17例,体检时发现肾积水29例,行IVP、CT、B超等检...
- 李毅宁李建伟张建育陈俊毅高瑞林郭一泓蔡芳震
- 分期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2~4cm肾盂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 FURSL )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治疗2~4 cm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结石患者70例,随机分为分期FURSL和MPCNL组,每组35例。比较2组总术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分期FURSL组结石完全清除率(65.7%,23/35)明显低于MPCNL组(94.3%,33/35)(χ^2=8.929,P=0.003)。分期FURSL组并发症发生率(5.7%,2/35)与MPCNL组(8.6%,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分期FURSL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3.37±1.56)g/L]明显低于MPCNL组[(11.93±2.24)g/L](t=-18.231,P=0.000);分期FURSL组术后总住院时间[(3.7±1.3)d]明显短于MPCNL组[(5.1±0.4)d](t=-6.089,P=0.000)。分期FURSL组总治疗费用[(5.43±0.61)万元]明显高于MPCNL组[(2.35±0.23)万元](t=27.951,P=0.000)。结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分期FURSL治疗2~4 cm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MPCNL相当,但由于需要分次治疗和较长治疗时间,其治疗效率低于MPCNL。
- 李建伟王芳蔡芳震高宏志
- 关键词: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随机对照试验
- 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在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早期修补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ADMA)在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早期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膀胱阴道瘘患者采用ADMA修补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准备约2周(给予留置尿管、口服强的松和静滴敏感抗生素)。患者均采用经阴道途径Latzko手术修补,术中在膀胱壁与阴道壁之间放置ADMA。术后留置尿管2周,禁止性生活3月,随访3~6月。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7.2岁,致病原因均为妇科手术后,其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1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2例。出现尿瘘时间在术后7~23d,病程0~3d。平均术前准备时间(14±2.6)d(12~18d)。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输尿管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56±13)min(35~8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4d(7~16d)。10例患者术后2周拔出尿管,均未出现自阴道漏尿;2例患者术后3~4d出现阴道内炎性渗液流出,即阴道切口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本组患者尿瘘均成功手术修补,Ⅰ期治愈10例,Ⅱ期治愈2例。无ADMA取出和二次修补病例。术后随访3~6月未出现尿瘘复发。结论脱细胞基质材料在感染或污染瘘道创面的修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明显地提高了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早期修复的成功率,是一种理想的修补材料。
- 李建伟王芳高宏志
-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
- 醛缩酶A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醛缩酶A(ALDOA)过表达和基因敲减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为探讨泌尿系统肿瘤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稳定表达的ALDOA过表达和基因敲减膀胱癌T24细胞重组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重组细胞ALDOA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重组T24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组重组T24细胞ALDOA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更高,基因敲减组较对照组更低,证实膀胱癌T24细胞重组细胞株构建成功;CCK-8法检测重组细胞增殖结果显示:在培养72、96 h时,过表达组重组T24细胞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更高;在培养96 h时,基因敲减组T24细胞生存率较对照组更低;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24 h时,过表达组重组T24细胞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更高;Transwell小室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48 h时,过表达组重组T24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更多,过表达组重组T24细胞侵袭数较对照组更多(均P<0.05);培养24 h时,基因敲减组重组T24细胞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更低;在培养48 h时,基因敲减组重组T24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更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LDOA过表达可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ALDOA基因敲减可减少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李建伟王芳蔡芳震
- 关键词:基因过表达膀胱癌T24细胞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3例报告
-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体会.方法:2009年1月-2013年6月,对13例肾肿瘤病例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13例,在术前经B超、CT等检查,术前诊断为:肾错构瘤10例、肾癌3例,瘤体最大直径约3...
- 李毅宁李建伟张建育陈俊毅高瑞林郭一泓蔡芳震
- 外伤性尿道损伤3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总结分析外伤性尿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38例外伤性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8例病例中,前尿道损伤21例,后尿道损伤17例,合并...
- 高瑞林郭一泓张建育李建伟陈俊毅蔡芳震陈东李毅宁刘为安
- 关键词:尿道损伤外伤性诊治
- 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4cm肾结石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首先是由Takazawa等[1]提出的,主要是针对结石负荷较大(>2cm)患者的一种治疗策略,即初次治疗目标定位在清除结石体积的1/2-2/3左右,碎石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通过两次治疗(间隔2周)最终达到结石完全清除的治疗方法.该治疗策略具有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输尿管软镜损耗小等优点.我院泌尿外科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该方法治疗了60例直径为2~4cm的肾结石患者,并在围手术期和术中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的相关措施[2],以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现报告如下.
- 王芳杜慈光何春梅张鸿萍许丽英李建伟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肾结石结石清除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