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艳萍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功...
  • 1篇血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证型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证
  • 1篇中医证型
  • 1篇氯吡格雷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患者
  • 1篇梗死

机构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金华
  • 2篇韩艳萍
  • 1篇刘敏科
  • 1篇曹强
  • 1篇刘志军
  • 1篇王琼
  • 1篇苏莉莉
  • 1篇郑龙飞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甘肃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1月入院治疗的69例脑梗死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拮抗血小板活性,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与降低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刘敏科韩艳萍金华王琼杨禄萍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预后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参数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患者515例,进行辨证分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HRV时域参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HRV的5项时域参数[全程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SDNN的平均值(SDNN Index)、HRV指数(HRV Index)、相邻NN间期之差(PNN50)、全部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差异。结果 515例患者中,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别为160、136、83、69、67例。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SDNN较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SDNN Index、HRV Index较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肾气亏虚证SDNN Index较痰湿壅盛证明显降低(P<0.05);肾气亏虚证PNN50较阴虚阳亢证明显降低(P<0.05);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RMSSD较痰瘀互结证明显降低(P<0.05)。判别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晨峰值(MBPS)、SDNN、SDNN Index、HRV Index、PNN50、RMSSD与辨证分型的诊断判别具有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失眠,收缩压升高,血压晨峰程度越大,SDNN Index、PNN50降低与阴虚阳亢证呈正相关;性别(女性),高龄,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SDNN、HRV Index、RMSSD降低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高龄,高血压家族史,收缩压升高,SDNN Index、HRV Index、PNN50降低与痰湿壅盛证呈正相关。结论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高血压患者HRV时域参数明显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较重,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与引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刘志军金华苏莉莉郑龙飞刘双芳曹强韩艳萍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证型心率变异性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