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种调方法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咬合平衡及咀嚼肌肌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应用2种不同调方式后,咬合平衡及咀嚼肌肌力的变化及其变化的相关联系,为种植修复的调提供依据。方法:筛选单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20例,植入Ankylos种植体,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原始调组,B组为咬合面降低组。分别在种植固定义齿调完成、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3个时间点,对其咬合情况及咀嚼肌肌电进行测量分析,获取咬合平衡指标和咀嚼肌平衡指标,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2组各指标间的变化及差异。结果:A、B 2组在修复后3个月,咬合平衡各指标的改变及咀嚼肌平衡指标的改变具有显著差异。修复后6个月,咬合平衡各指标的改变无显著差异,咀嚼肌平衡指标的改变差异显著。结论:后牙游离缺失种植修复患者,采用咬合面降低调法,能够达到接近对侧天然牙相似的咬合指标及咀嚼肌肌电指标。
- 王蓉徐欣
- 关键词:口腔种植调[牙合]咬合力肌电图
- 邻牙根尖周囊肿摘除术同期即刻牙种植1例
- 目的:报道1例邻牙根尖周囊肿摘除同期种植体植入后临床效果。方法:患者男性,20岁,11残根,牙槽骨唇侧中度吸收,X片、CT显示11,21,22根尖位置有10mm×8.0mm×5.0mm界限清楚类椭圆形密度减低区。拔除11...
- 王蓉马跃徐欣
- 关键词:根尖周囊肿Β-TCP
- 文献传递
- 邻牙根尖周囊肿摘除术同期即刻牙种植1例
- 2009年
- 目的:报道1例邻牙根尖周囊肿摘除同期种植体植入后临床效果。方法:患者男性,20岁,11残根,牙槽骨唇侧中度吸收,X片、CT显示11,21,22根尖位置有10mm×8.0mm×5.0mm界限清楚类椭圆形密度减低区。拔除11残根即刻植入Ankylos种植体1枚,于11,21,22唇侧翻瓣,开窗行囊肿摘除术,冲洗β-TCP填充缺损后严密缝合,术后3月,6月行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见种植体无松动,患者无不适,X线示β-TCP未完全吸收,6个月后见种植体稳定形成良好骨结合,原根尖周囊肿区新生骨完全取代β-TCP,低密度影消失,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0.3mm。结论:邻牙根尖周囊肿摘除术,同期即刻牙种植临床效果较可靠,尚需长期追踪观察。
- 王蓉马跃徐欣
- 关键词:根尖周囊肿Β-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