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凯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涂层
  • 3篇热障
  • 3篇热障涂层
  • 2篇行星齿轮
  • 2篇行星齿轮系
  • 2篇压力角
  • 2篇应力
  • 2篇蠕变
  • 2篇啮合
  • 2篇啮合角
  • 2篇轮系
  • 2篇回差
  • 2篇公法线
  • 2篇残余应力
  • 2篇侧隙
  • 2篇齿轮
  • 2篇齿轮系
  • 1篇乙酰
  • 1篇抑制剂
  • 1篇应变能

机构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吕凯
  • 6篇徐颖强
  • 4篇孙戬
  • 3篇李万钟
  • 2篇陈亚亚
  • 2篇王菲菲
  • 2篇王小双
  • 1篇黄敏
  • 1篇刘楷安

传媒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滑动摩擦结合面磨合过程中的形貌演化
磨合是滑动摩擦结合面在服役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重要磨损过程,其实质是一个摩擦副从机械加工的原始状态经动态磨损而达到稳定的低磨损阶段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涉及表面几何特征、材料及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等多因素的动力学过程,对稳定磨损...
李万钟徐颖强孙戬刘楷安吕凯
关键词:粗糙度
取代苯氧乙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STAT3的抗炎抑制剂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代苯氧乙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STAT3的抗炎抑制剂的应用,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经过实验验证,其为结合在STAT3 CCD结构域的变构小分子化合物,其具有高的亲和力,高透...
黄敏吕凯曹李玥宋慧娟谭娟娟
热障涂层循环热生长稳定性
2015年
循环热载荷下热障涂层(TBCs)界面氧化生长的本质是陶瓷层(TC)/黏接层(BC)界面间相转变引起的界面结构和材料组织演化,同时,由于各层材料的热不匹配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涂层界面的应力场和稳定性,而该应力场和稳定性的演化是研究航空热障涂层层裂和剥落失效的关键因素。考虑氧化层增厚对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利用材料转换的方法实现氧化生长,并运用氧化扩散及弹塑性蠕变和安定理论,建立了TBCs循环热生长结构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试验所得氧化层生长规律,通过半圆形涂层界面模型循环氧化分析,探究了循环热生长对热障涂层应力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应力应变演化规律判断,TBCs局部稳定性随氧化生长而减弱,从结构应变能进行评价,随着循环氧化的进行,TBCs表现出不稳定性。
徐颖强孙戬李万钟陈亚亚吕凯许璠
关键词:蠕变能量耗散残余应力稳定性应变能热障涂层
热生长下热障涂层残余应力及失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典型热障涂层结构以界面开裂和涂层剥落为主要失效模式,考虑界面凹凸微观形貌特征,借助材料转换的方法实现氧化生长,利用粘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了氧化层热生长和蠕变等因素对热障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从应力应变循环演化的角度对热障涂层系统中微裂纹的萌生位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层厚度的增大,垂直于界面方向的残余应力迅速增大;材料蠕变对热障涂层系统应力释放作用显著;从残余应力和应变演化的角度进行评价,结构中的微裂纹会率先出现在粘接层凸峰以及陶瓷层/氧化层/黏结层界面的中间位置,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孙戬徐颖强李万钟陈亚亚吕凯
关键词:热障涂层蠕变应力
NGWN行星齿轮系几何回差计算方法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NGWN行星齿轮系的几何回差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NGW行星齿轮系的几何回差计算基础上,通过获取齿轮的齿数,压力角,实际啮合角,各个齿轮的公法线上下偏差,径向跳动公差,及齿轮副之间的中心距极限偏差等参量...
徐颖强王菲菲王小双陈仙亮吕凯
NGWN行星齿轮系几何回差计算方法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NGWN行星齿轮系的几何回差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NGW行星齿轮系的几何回差计算基础上,通过获取齿轮的齿数,压力角,实际啮合角,各个齿轮的公法线上下偏差,径向跳动公差,及齿轮副之间的中心距极限偏差等参量...
徐颖强王菲菲王小双陈仙亮吕凯
文献传递
热载荷下热障涂层表-界面裂纹间的相互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高温热载荷条件下APS制热障涂层裂纹失效问题,基于涂层系统热弹、热弹塑性本构关系,考虑陶瓷层/氧化层/粘结层界面凹凸形貌,依据表、界面裂纹位置、性质不同,分别运用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理论建立裂纹演化模型,结合围线积分和内聚力单元法,分析了热载荷下表、界面裂纹断裂参量及开裂状态,研究了陶瓷层表面裂纹与粘结层/氧化层界面裂纹间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热、力、化多场耦合下的裂纹失效机理。结果表明,表面裂纹大幅改变界面微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靠近界面时能使界面裂纹扩展程度整体增加20%,且相邻凸峰处开裂非均匀性可达81%,表面裂纹断裂参量主要受多层结构热失配及缺陷主导,界面裂纹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吕凯徐颖强孙戬李征赵兴
关键词:热障涂层界面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