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三黄鸡MAVS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掌握三黄鸡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为MAVS基因诱导表达及禽类固有免疫相关机制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中已公布的原鸡MAVS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扩增三黄鸡MAVS基因,并应用相关生物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及其蛋白结构预测。【结果】三黄鸡MAVS基因编码区(CDS)全长1926 bp,编码641个氨基酸,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原鸡MAVS氨基酸序列(NP_001012911.1)比对,三黄鸡MAVS氨基酸序列在第440、488、506和606位存在4个氨基酸差异,分别为440A→T、488P→L、506I→L和606E→K。三黄鸡MAVS基因与原鸡的相似性最高,达99.0%;与日本鹌鹑的相似性次之,为91.0%;与斑马鱼的相似性最低,仅37.6%。三黄鸡MAVS蛋白分子质量为67.79 ku,理论等电点(p I)为5.04,属于跨膜蛋白,无信号肽序列;其二级结构中折叠占0.5%,无规则卷曲占88.7%,螺旋占10.8%。【结论】三黄鸡MAVS基因序列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可作为今后研究三黄鸡抗病毒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 曹艳杰何怡宁王海勇唐宁张丽华韦平韦天超磨美兰
- 关键词:三黄鸡克隆生物信息学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感染雏鸡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为全面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引起雏鸡多个器官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本研究对IBV M41株人工感染SPF雏鸡后不同时间的气管、肺脏、肾脏、哈德氏腺、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
- 戴锦龙曹艳杰李和鸣韦英益张丽华何怡宁谢智文韦天超韦平磨美兰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雏鸡组织病理学病毒载量
- 文献传递
- 20122013年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序列分析与血清型鉴定
- 为继续跟踪了解近年来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流行状况及其基因和抗原的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2013年获得的15个广西IBV分离株进行了S1基因的扩增、...
- 张丽华吴翠兰张志鹏何怡宁李和鸣秦丽莉韦天超磨美兰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中和试验血清型
- 文献传递
- 牛Ⅱ型胶原诱导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构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的可行性,为今后深入研究RA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60只4周龄的SD大鼠,依据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组(模型组5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通过注射牛Ⅱ型胶原建模,并通过体征观察、病理组织切片评价、钼靶影像学检测等判定建模是否成功。【结果】通过尾静脉注射牛Ⅱ型胶原免疫SD大鼠的建模成功率高达90.0%。与对照组SD大鼠相比,模型组SD大鼠体重减轻,活动减少,精神萎靡,先是后足小趾或踝关节红肿,之后炎症漫延至前肢,最终发展成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炎;模型组SD大鼠关节滑膜层次增多,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软骨及骨组织受损,关节腔结构紊乱;模型组SD组大鼠从初次免疫第10周开始,其关节间隙狭窄、模糊,骨质疏松,关节软骨及骨组织受损。【结论】SD大鼠是研究RA发病机制及研发抗风湿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可丰富该疾病动物模型的选择。
- 韦日明张丽华刘健翔郭亚芬蒋林彬
- 关键词: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 广西优势血清西优势血清型IBV代表株M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RT-PCR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性毒株GX-YL5的膜(M)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pFastBac^(TM)/HBM-TOPO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粒rHBM-M;将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M蛋白。IFA检测可见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后72h细胞出现特异性荧光,Westernblot检测可见大小约为26ku的特异性蛋白带,表明该重组M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成功获得表达。研究为IBV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IBV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制备等奠定基础。
- 袁园张丽华董志华唐宁王海勇韦天超黄腾磨美兰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杆状病毒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GX-YL5株N蛋白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分泌表达被引量:2
- 2016年
- 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株GX-YL5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扩增出其核蛋白(N)基因,引入昆虫细胞识别的蜂素(Honeybee melittin,HBM)信号肽,同时在C端加入6个组氨酸标签以利于纯化,将其定向克隆到转座载体pFast Bac^(TM)dual中,转化DH10Bac^(TM)感受态细胞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杆粒r HBM-N;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N蛋白。结果显示:IFA出现特异性荧光,Western-blot中细胞上清和细胞沉淀均出现51 ku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N蛋白获得了分泌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研究首次引入昆虫细胞识别的HBM信号肽进行N蛋白的表达,不仅为N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诊断试剂以及IBV新型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蛋白的表达提供参考。
- 张志鹏张丽华孙新宽宋丽丽韦天超磨美兰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蛋白
- 2012~2013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分离株S1基因序列分析与血清型鉴定被引量:16
- 2016年
- 为继续跟踪了解近年来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流行状况及抗原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2~2013年的15个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进行了相似性比较、进化树和重组分析,同时鉴定了分离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15个IBV毒株之间的S1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4.3%~99.6%,与参考株的相似性为43.3%~99.3%;除GX-YL130025外,其余14个毒株与疫苗株H120的相似性均较低(65.1%~81.4%);进化树分析表明,15个IBV分离株分属8个基因型,其中New-type II为优势基因型;重组分析表明,分离株GX-NN130048的S1基因来源于4/91疫苗株和LX4型野毒株的重组;血清分型结果表明,15个IBV分离株分属7个血清型,与生产上广泛使用的疫苗株H120血清型一致的仅有1株,重组毒株GX-NN130048的血清型不同于其亲代血清型。本研究表明,近年广西地区IBV不管是在基因型还是血清型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同时存在多个基因型和血清型的流行;基因重组可导致新血清型的出现,这可能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全面阐述IBV变异规律和分子机制以及为新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 张丽华吴翠兰张志鹏何怡宁李和鸣秦丽莉韦天超磨美兰韦平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中和试验血清型
- 广西地区规模化鸡场禽偏肺病毒感染情况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调查广西禽偏肺病毒(aMP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7月~12月期间采集广西南宁(A和B鸡场)和玉林(C和D鸡场)4个规模化鸡场的不同品种、不同周龄的种鸡和肉鸡血清共480份,进行aMPV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4个规模化鸡场的种鸡群在雏鸡阶段aMPV抗体阳性率为15%~66.67%,并且整个产蛋期aMPV抗体阳性率均为90%~100%;所调查的南宁和玉林地区3个鸡场的肉鸡群均存在aMPV感染,玉林地区C场肉鸡群的aMPV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均高于南宁地区A和B场;检测的6个不同品种的种鸡群均存在aMPV感染,其中aMPV抗体阳性率以灵山土鸡和清远麻鸡最高(100%),铁脚麻鸡相对较低,但也高达78%。本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广西规模化鸡场鸡群中,aMPV感染普遍,种鸡感染尤为严重,尤其是玉林地区。本研究为aMPV感染的研究和防治积累了数据资料。
- 张丽华李和鸣袁园董志华王海勇唐宁韦平韦天超黄腾磨美兰
- 关键词:血清学调查鸡群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E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产物抗原性的鉴定
- 2019年
- 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GX-YL5毒株为模板,PCR扩增其E基因并克隆至融合有His标签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TM/HBM-TOPO,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TM/HBM-TOPO-E,转化DH10BacTM感受态,经同源重组后转染Sf9细胞,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IFA结果表明融合了E蛋白的表达产物可被抗His标签的鼠单克隆抗体识别,在感染的细胞膜表面呈现强的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融合了E蛋白的表达产物既可被抗His标签的鼠单克隆抗体识别,也可被GX-YL5株的多抗血清特异性识别,且二者的目的条带大小均为16 ku。说明本研究已成功在Sf9细胞中表达了E蛋白,且表达产物抗原性良好,为进一步探讨IBV E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构建病毒样颗粒提供了基础。
- 袁园张愉张丽华范文胜韦天超黄腾磨美兰韦平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E蛋白真核表达重组杆状病毒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M41株感染雏鸡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全面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引起雏鸡多个器官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研究对IBV M41株人工感染SPF雏鸡后不同时间的气管、肺脏、肾脏、哈德氏腺、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气管和肾脏中IBV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BV M41株主要侵害鸡呼吸器官气管和肺脏,分别在感染后第1、3天开始出现病变并持续2~3周。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从第5天持续到第28天。感染后第5天,免疫器官哈德氏腺、胸腺和法氏囊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其中哈德氏腺最严重。感染后第3~21天,脾脏白髓面积增大,局部出现少量异嗜性细胞,病变轻微。感染5 d后,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先后出现轻度细胞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持续到第28天。感染后第1~11天气管和肾脏病毒载量维持较高水平,分别在第5、8天达到峰值,气管病毒载量较肾脏高。结果表明,IBV M41株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对泌尿、免疫和消化系统也有亲嗜性;不同器官组织损伤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气管和肾脏的病毒载量与组织损伤存在相关性。研究首次对IBV M41株感染雏鸡进行系统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为了解疾病发展过程、IBV致病机理和病理学诊断提供参考。
- 戴锦龙曹艳杰李和鸣韦英益张丽华何怡宁谢智文韦天超韦平磨美兰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雏鸡组织病理学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