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跳
  • 1篇心跳呼吸骤停
  • 1篇胸外
  • 1篇胸外按压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通气
  • 1篇内心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热毒宁注射液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重症
  • 1篇重症肺炎
  • 1篇重症肺炎患者
  • 1篇骤停
  • 1篇注射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牛常明
  • 3篇刘凌云
  • 3篇顾萍萍
  • 3篇王丹
  • 2篇周游
  • 2篇孙立群
  • 2篇孙伏喜
  • 2篇程志
  • 1篇吴伟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热毒宁注射液用于脓毒症致ARDS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致ARDS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及其他临床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滴热毒宁注射液20 m L,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外周血,进行白细胞(WBC)计数;检测血清CRP、降钙素原(PCT);检测PaO_2、Pa CO2,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ICU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增加,Pa CO2、WBC计数及血清CRP、PCT、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上述改变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ICU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撤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致ARDS的临床效果较好。
周游孙伏喜吴伟孙立群牛常明程志王丹刘凌云顾萍萍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热毒宁注射液临床疗效
支气管镜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抽签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灌洗治疗),各40例。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退热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顾萍萍刘凌云陈媛牛常明王丹
关键词:重症肺炎肺功能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微型胸外按压机对院内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微型胸外按压机对院内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自主循环恢复的效果。方法:实施院内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别给予徒手胸外按压和应用微型胸外按压机实施机械胸外按压,其余电除颤、呼吸机支持、药物复苏和亚低温等治疗基本相同。排除疾病终末期及中途放弃者。分析两组心肺复苏10、20与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比较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入选患者176例,徒手组79例,机械组97例。机械组在按压10、20及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徒手组。机械组在按压30 min时的血乳酸值低于徒手组。10min内两组恢复自主循环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min后机械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徒手组。徒手组4例发生肋骨骨折,机械组无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型胸外按压机实施机械胸外按压能维持整个按压过程中较为理想的平均动脉压,微循环灌注较好,自主循环恢复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孙立群孙伏喜周游牛常明王丹程志刘凌云顾萍萍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