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生

作品数:23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脊柱
  • 11篇脊柱侧
  • 11篇脊柱侧凸
  • 11篇侧凸
  • 7篇内固定
  • 6篇腰椎
  • 5篇融合术
  • 5篇术后
  • 4篇早发性
  • 4篇早发性脊柱侧...
  • 4篇疗效
  • 4篇脊柱内
  • 4篇脊柱内固定
  • 4篇肺功
  • 4篇肺功能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退行性
  • 3篇椎管
  • 3篇椎管狭窄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3篇王云生
  • 17篇海涌
  • 9篇孟祥龙
  • 8篇关立
  • 7篇刘玉增
  • 6篇杨晋才
  • 6篇陈小龙
  • 4篇张希诺
  • 4篇张黎明
  • 4篇海涌
  • 3篇刘铁
  • 3篇李冬月
  • 3篇刘畅
  • 2篇陈龙
  • 1篇郭华
  • 1篇苏庆军
  • 1篇康南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骨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棒技术治疗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生长棒技术应用于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诊断为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
王云生海涌孟祥龙
关键词:早发性脊柱侧凸肺功能并发症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合并严重肺功能不全腰椎管狭窄症1例被引量:8
2019年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然而严重的基础疾病以及较差的身体素质往往成为此类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障碍。为了在得到充分减压与融合的同时降低麻醉以及手术并发症风险,笔者自主设计研发经皮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式(PE-TLIF)以及手术相关器械[1].
丁一杨晋才尹鹏张耀申王云生刘畅张黎明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骨科实习临床考核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医学生骨科实习临床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学生经过对标准化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判读、病历书写、口试以及骨科基本操作共6个项目组成的OSCE考核,对2009级及2010级共127名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临床考核,并对学生考核情况进行问卷反馈。结果 2009级及2010级学生总得分及各分站得分均取得满意结果,其中影像学资料判读得分比值最高,口试得分比值最低。65.9%的学生认为口试难度最大,48.8%的学生认为影像学资料判读难度最小,问卷结果与学生实际得分情况相符,学生对OSCE考核总满意度为91.1%。结论 OSCE适用于医学生骨科实习的临床考核,满意度高,值得广泛应用。
孟祥龙海涌刘铁王云生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骨科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
单侧生长棒技术在大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治疗中应用的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在大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治疗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收治诊断为早发性脊柱侧凸(EOS)并行单侧生长棒矫形术,且初次手术年龄大于10周岁的患儿22例 (男4例...
王云生
关键词:早发性脊柱侧凸
Coflex治疗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治疗L_(4~5)节段I度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Coflex治疗17例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3~72岁,平均54.1岁。采用椎板间开窗神经减压加Coflex内固定。术后随访36~64个月,进行腰椎站立位的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检查,测量L_(3~4)、L_(4~5)和L_5~S_1节段的手术前后椎间角的变化和矢状位位移情况。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3.4±26.2)min,平均出血量(127±84.5)ml;术前、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的VAS腰痛评分分别为(67.5±17.5)分、(21.3±9.8)分、(20.1±10.3)分,VAS腿痛评分分别为(41.2±15.1)分、(10.2±7.5)分、(8.5±6.9)分,ODI分别为43.5±9.5、14.3±7.5、12.5±6.7,VAS、ODI评分在术后1年、终末随访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L_(4~5)节段椎间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3~4)、L_5~S_1节段椎间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腰椎滑移方面,L4~5节段终末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_5~S_1和L_(3~4)节段无明显变化。结论Coflex固定治疗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具有疗效良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的特点,3~5年随访未发现明显的滑脱进展,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加重。
孟祥龙海涌王云生
关键词:脱位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椎管狭窄
应用髂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盆倾斜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髂骨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骨盆倾斜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科应用髂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合并有骨盆倾斜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
王云生海涌关立陈小龙
关键词:骨盆倾斜脊柱侧凸髂骨螺钉脊柱内固定
应用髂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盆倾斜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髂骨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骨盆倾斜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我科应用髂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合并有骨盆倾斜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患者21 例(男13...
王云生海涌刘玉增关立陈小龙
关键词:骨盆倾斜脊柱侧凸髂骨螺钉脊柱内固定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迟发性感染的诊治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迟发性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诊断为迟发性感染的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诊治过程。
王云生海涌关立刘玉增陈小龙陈龙
关键词:迟发性感染腰椎术后脊柱内固定
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Coflex)治疗Ⅰ度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8例L4~L5Ⅰ度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椎板间开窗减压+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A组)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组(B组).其中A组15例,年龄42 ~ 75岁,平均(56.3±9.1)岁;B组23例,年龄45 ~ 77岁,平均(58.2±11.2)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测量术前、术后手术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间角变化,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矢状位滑脱距离(SD).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椎间角、手术节段矢状位SD等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6~ 68个月,平均随访(39±14)个月.A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B组(分别为t=2.11、t=2.32,P<0.05).VAS评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VAS腰痛评分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t=2.85、t=2.93,B组分别为t=2.78、t=2.82,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VAS腿痛评分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t=2.91、t=2.97,B组分别为t=2.86、t=2.91,P值均<0.05).ODI评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t=2.34、t=2.53,B组分别为t=2.44、t=2.51,P值均<0.05);两组之间各个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角:A组患者L4~L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11、t=2.19,P<0.05);B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椎间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3~ L4分别为t=2.15、t=2.
海涌孟祥龙李冬月张希诺王云生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内固定器融合术
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多裂肌的影响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并采用PE-TLIF术式治疗的1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43~73岁,平均59.4±11.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腰痛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采用Bridwell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切口处多裂肌的最大横截面积(Max-CSA)和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峰值强度(PI)及术前1d、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评估腰椎多裂肌损伤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292.5±54.0min,术中出血量119.0±92.4ml,术后伤口引流量39.5±19.5ml,术后卧床时间21.6±3.2h,手术切口长度8.7±1.8mm。术后6个月,7例患者获得Ⅱ级椎间融合,3例患者获得Ⅲ级椎间融合;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VAS分别为7.20±0.78分、4.10±0.73分、1.40±0.51分、1.10±0.87分,腿痛VAS分别为5.90±1.19分、2.20±1.22分、1.10±0.73分、0.90±0.87分。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53.3±12.1)%、(23.9±8.0)%、(13.5±6.5)%。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CK水平别为79.3±30.3U/L、428.1±78.3U/L、96.2±21.4U/L。血清CK水平在术后1d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7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Max-CSA分别为501.7±127.6mm^2、624.7±101.8mm^2、521.5±60.4mm^2、494.5±62.6mm^2,以及PI
丁一海涌杨晋才尹鹏张耀申王云生刘畅张黎明许春阳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多裂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