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
- 作品数:21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深圳公共租赁住房入户调研及居住需求对比被引量:1
- 2021年
- 容积率与面积标准的双重制约下,深圳公共租赁住房套型设计较为单一。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更为年轻,家庭结构多元。探析公共租赁住房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居民需求,可为其设计提供有益参考。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调研及访谈的方式,对典型公共租赁住房套型进行调查,并对同一面积标准下不同家庭结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深圳公共租赁住房居住者家庭结构多样,户均使用人数超过设计配租人数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套型设计存在不同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及尺寸设计不合理现象,套型灵活性较差。深圳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面积应与实际居住人数、家庭结构进行适配。套型布局、面积分配及空间尺寸需要仔细推敲,同时增加灵活性,以应对多样化需求。
- 陈珊陈潏楠刘嘉齐奕
- 新的“历史性”与实践——以色列Bar Orian建筑师事务所
- 2023年
- 以色列Bar Orian建筑师事务所(BOA事务所)的设计手法善于打破传统,突破局限,具有“历史前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历史建筑更新保护方面,通过Jacobson House、Levontin 2、Trumpeldor Tower等项目,都能窥见其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独特方法与创新精神。在建筑设计领域,BOA事务所也在大胆创新,不断寻求突破。将建筑的可持续性、地域性、与自然融合等理念糅进设计,转化为建筑空间的具象表达,规划建造了诸如阿哈德哈姆大厦、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生村、朱迪亚沙漠度假村等作品。本文尝试通过“历史性的赓续”,“历史性的动态保护”和“历史性的探索”三方面探讨BOA事务所的建筑哲学。通过梳理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案例,探索建筑新的“历史性”与实践。
- 宋轶陶伊奇陈珊张玲
- 基于GPS技术的深圳保障性住区老年居民出行及空间使用特征研究--以深圳金穗花园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深圳保障性住区老年人以提供代际支持的老年居民为主体。在当前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以青年人群及年轻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背景下,老年人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往往被忽视。研究以金穗花园为例,采用问卷调研与手持GPS相结合方式对老年居民出行数据进行收集。按照老年居民出行范围,将出行轨迹分为居住地范围、社区范围以及远距离出行三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性住区老年人日常活动以居住地范围及社区范围为主。居住地范围是老年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范围出行以购物等目的性行为为主。根据老年人出行及空间使用特征分析,对保障性住区老年宜居环境营造提出优化建议。
- 陈珊王宇谢晓欢
- 关键词:GPS技术保障性住区
- 基于机器学习的既有住宅改造辅助诊断智能模型构建
- 2024年
- 我国既有住宅存量巨大,近些年来,既有住宅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已有的研究经验表明,住宅改造是一个体系化的完整流程,其中诊断评估是改造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针对数量庞大的存量住宅进行调查与诊断,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为其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既有住宅诊断评估的阶段与内涵,提出精细化诊断评估的流程与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既有住宅改造辅助诊断的智能评估模型,实现将主观经验转换为可量化的客观评估预测,从而探讨智能化技术辅助既有住宅改造诊断提高客观性和效率的可能性。
- 张琼林冠峰蔡曼洪陆旻陈珊
- 国外城市保障性住房区位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在时间效率、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以城市边缘作为主要建设方式,其对城市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本文试图审视国外保障性住房城市区位特征,并对其不同时期的选址方式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进行历时性分析,以期对我国保障性住房选址方式提出有益的意见及建议。
- 陈珊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区位边缘化
- 基于实态调查的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居住问题分析
- 2020年
- 在土地资源紧缺、经济条件制约、住房短时间内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下,当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受到面积标准与高容积率的双重制约。论文通过入户调查,绘制住宅套型使用现状等方式,对住宅性能的满意度、功能空间满意度及存在问题等进行调研,探析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套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套型的使用效率、精细化设计、灵活性提升等方面提出公共租赁住房设计的意见与建议,为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提供参考。
- 陈珊曾庆友刘军陈潏楠
- 关键词:住区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标准
- 基于居民感知的深圳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在高强度开发背景下,住区公共空间人均面积减少,功能复合的立体化住区成为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基面的公共空间立体化建设成为增加居民活动空间的重要途径,也对居民使用带来更大挑战。本研究对深圳不同时期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及类型进行梳理,选取六个典型立体化住区案例,从空间构成、景观绿化、场地设施、立体可达性等方面构建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指标,采用语义差分法(SD法)定量研究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感知评价,探析不同类型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心理量的共性与差异,进而为立体化住区公共空间优化提供设计依据。
- 陈珊张鹏飞隋意杨怡楠
- 关键词:公共空间居民感知
- 农村养老设施使用现状及适老策略研究——以寻乌县XS、JT敬老院为例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农村老年人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研、对现有敬老院进行实地考察,从农村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入手,对农村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适老化设计、运营管理提出适老策略,以期为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 张玲张玲邓易兰陈珊
-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设施
- 冬暖夏热地区办公建筑窗户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办公建筑通过开关窗行为进行自然通风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能耗。各国学者对使用者的开关窗行为已经有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但是针对夏热冬暖气候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在深圳地区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开关窗行为进行问卷调研,使用SPSS软件分析最能影响使用者开窗行为的因素,挖掘该地区使用者与建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建筑及窗户设计策略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 谢晓欢周含芝苟中华陈珊
- 关键词:主观评价办公建筑
-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变及前瞻被引量:1
- 2017年
- 根据住房市场角色的不同,可将改革开放以来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福利住房为主导、商品住房为建设主体、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共同建设等。本研究分析不同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城市物质空间及社会空间的影响,并从减少及缓解其对城市空间负面影响的角度,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 陈珊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