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前放疗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原发性肝癌(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24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9例,女59例;年龄32~82岁,中位年龄53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患者分为术前放疗+手术组(术前放疗组,102例)和单纯放疗组(146例)。观察放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非参数法Wilcoxon检验。结果多数患者放疗期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等,未见上消化道出血及严重呕吐,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肝损害。通过术前18 Gy剂量放疗,最终41%(102/248)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放疗后肿瘤大面积坏死,门静脉癌栓局限、硬化、纤维化。术前放疗组1年生存率为49%,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32%(Z=44.804,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使部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降期,获得手术切除机会,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总体生存时间。
- 冯爽李铁华孙居仙徐胜李晶陆艳孟岩
- 关键词:放射疗法门静脉栓塞
- 放射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对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对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9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根据放射治疗前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分为高血红蛋白组(≥120 g/L)和低血红蛋白组(<120 g/L),全部病例均接受根治性放疗,比较2组间肿瘤有效缓解率、1年生存率、总体生存时间等的差异。结果近期疗效评价:高血红蛋白组有效缓解率为51.4%,低血红蛋白组有效缓解率为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高血红蛋白组1年生存率(40.5%)显著高于低血红蛋白组(20.8%)(P<0.05);2组患者总体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放疗前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ST)及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正常值、可检测到乙肝病毒DNA复制以及直径大于5 cm肿瘤,均提示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更短。结论放射治疗前血红蛋白的水平是影响接受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重要独立风险因素。
- 冯爽徐胜王昊喻伟陆艳孟岩
- 关键词:血红蛋白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