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宁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三叠
  • 2篇地层界线
  • 2篇三叠世
  • 2篇三叠统
  • 2篇上三叠统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晚三叠世
  • 2篇古环境
  • 2篇沉积环境
  • 1篇须家河组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化石
  • 1篇气孔
  • 1篇气旋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气旋
  • 1篇湖泊
  • 1篇化石
  • 1篇古生态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5篇鲁宁
  • 4篇王永栋
  • 3篇谢小平
  • 2篇李丽琴
  • 1篇许媛媛
  • 1篇张廷山
  • 1篇周宁
  • 1篇张筱青
  • 1篇张喜

传媒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川宣汉七里峡T_(3x)/T_(2l)界线沉积环境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面出露完整连续且层序清晰的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海陆过渡相地层,是进行四川盆地中—晚三叠世海陆转换研究的理想剖面。基于沉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根据七里峡剖面的沉积岩类型、颜色、构造并结合包裹体、有机碳同位素以及古生物和聚煤特征,将宣汉七里峡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界线地层沉积相划分为蒸发台地—澙湖潮坪—滨岸沼泽—河口砂坝等类型,揭示了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结合古植物和孢粉等化石资料,对宣汉地区晚三叠世初期的古气候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鲁宁谢小平王永栋李丽琴
关键词:沉积环境地层界线
四川宣汉七里峡中—晚三叠世之交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面出露完整连续且层序清晰的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海陆过渡相地层,...
鲁宁谢小平王永栋李丽琴
关键词:沉积环境地层界线
文献传递
四川宣汉晚三叠世早期沉积和古环境特征分析
三叠侏罗纪之交的沉积和古地理环境变化是三叠纪末期重大生物灭绝事件的重要科学内容之一。晚三叠世诺利期至瑞替期是四川盆地向陆转换的关键时期,盆地广泛发育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
鲁宁王永栋谢小平李丽琴
关键词:沉积相古生态环境四川盆地
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与古海拔定量重建:方法与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古海拔的定量重建在推演地球动力学模型、大气循环模式、古气候变化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在古植物学和古环境研究领域中古海拔的定量重建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本文在介绍目前古海拔定量重建领域几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及其应用与进展进行了讨论,着重介绍:(1)如何利用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法恢复古海拔;(2)方法实践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与分析;(3)应用实例及展望。
许媛媛许媛媛周宁周宁鲁宁
关键词:植物化石古环境
三叠纪末期四川盆地湖泊风暴记录及其驱动机制
2024年
风暴岩是由风暴形成的事件性沉积序列.风暴的形成理论上要求水体温度26.5℃以上.由于宽度和水温的限制,使得湖泊上空不太可能形成热带气旋并出现风暴岩.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建造,近年来广泛报道有风暴沉积记录.广元紫兰坝剖面须五段古土壤层面的原位树木化石材料提供了风暴的新证据.9例材料中6份原位树木的倒伏方向集中呈北西向,与下伏地层中古水流数据相反,推测广元地区三叠纪末期曾盛行东南风.新店子剖面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内砂岩内普遍发育有呈撕裂状或具塑性变形的泥砾.泥砾无搬运痕迹,显“八”字型特征,被解释为风暴滞留沉积,表明须家河组沉积时期曾普遍受到风暴作用的影响.晚三叠世期间盛行“巨型季风”气候,“巨型季风”因其表面风最大风速低,并非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风暴沉积的原因.“巨型季风”气候体制下,须家河组风暴岩的驱动机制是特提斯洋上空热带气旋东移登陆四川盆地西缘的结果.环特提斯域风暴岩对比统计数据显示,三叠纪末期特提斯低纬度地区普遍出现大规模风暴潮,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顶部广泛出现的风暴岩很可能是三叠纪末期极热事件的沉积响应.
曾建理张廷山Mihai Emilian POPA王永栋王永栋李丽琴张喜鲁宁李丽琴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热带气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