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麻醉
  • 2篇教学
  • 1篇心理
  • 1篇学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氧合
  • 1篇氧合功能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异甘草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再灌注
  • 1篇置管
  • 1篇人员心理

机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吴江东
  • 4篇陈丽妮
  • 3篇冼海燕
  • 3篇杜学柯
  • 1篇欧春红
  • 1篇谢永果
  • 1篇陶卫琦
  • 1篇顾国龙
  • 1篇马相飞
  • 1篇赖天为
  • 1篇赵桂林
  • 1篇蒋小青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异甘草素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比较异甘草素预处理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8),I组为正常对照组;II组为模型组;在建立模型前III组静脉推注异甘草素液50 mg/L。灌注结束24小时显微镜观察大鼠腓肠肌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6、CK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灌注结束后24小时血清TNF-α、IL-6水平,CK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P<0.05);与缺血组比较,异甘草素处理组灌注结束后24小时血清TNF-α、IL-6水平,CK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P<0.05),灌注结束24小时大鼠腓肠肌组织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异甘草素预处理可减轻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陈丽妮吴江东赵桂林蒋小青谢永果
关键词:异甘草素下肢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COVID-19疫情期间驻尼亚美中资机构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2年
目的:调查COVID-19疫情期间驻尼亚美中资机构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驻海外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本信息收集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调查COVID-19疫情期间驻尼亚美的中资机构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的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及DASS-21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种新冠疫苗的抑郁评分及DASS-21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从事工种是抑郁、压力评分及DASS-21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焦虑、压力评分及DASS-21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驻尼亚美中资机构人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需根据人员特点及其工作状态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欧春红赖天为陶卫琦顾国龙吴江东何祖环黄如雁潘永玖
关键词:尼亚美中资机构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合并轻中度COPD的9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容量控制通气(VCV)组、压力控制通气(PCV)组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组,每组30例。3组患者术中采用相应的机械通气模式进行呼吸调控。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输液量、术中尿量、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T_(0))、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_(1))、术后第1天(T_(2))、术后第2天(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及PaCO_(2)。结果3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V组和PCV-VG组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VCV组(均P<0.05),而PCV组与PCV-VG组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MAP、心率、氧合指数及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MAP、心率及氧合指数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PaCO_(2)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其中3组患者T_(1)时的MAP和心率均高于T_(0)时,VCV组患者T_(1)、T_(2)时的氧合指数均低于T_(0)时,而PCV组和PCV-VG组患者T_(1)时的氧合指数均低于T_(0)时(均P<0.05);3组患者的MAP、心率及PaCO_(2)的分组与时间均无交互效应(均P>0.05),氧合指数的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P<0.05)。结论术中采用PCV模式或PCV-VG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有利于合并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肺氧合功能的恢复。
吴江东杜学柯陈丽妮冼海燕赵秀霞
关键词:老年患者氧合功能
网络教学对麻醉教学的影响
2021年
为了研究网络教学对麻醉教学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教学方式对麻醉教学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其在麻醉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最终的得出网络教学方式是麻醉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提高麻醉教学的质量,促进麻醉教学改革的结论。
吴江东杜学柯马相飞陈丽妮冼海燕
关键词:网络教学互联网
麻醉深度监测及其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自1846年乙醚麻醉开始,人们就探索和研究麻醉深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脑电监测的研制并应用于麻醉深度,从而使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越来越高。本文就脑电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现状...
吴江东
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
文献传递
视频反馈教学法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法教学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新入本院麻醉科的麻醉专业规培学员、研究生共3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视频反馈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每组1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通过对两组学员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估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学员再次考核的成绩均有提高、用时均有减少,但试验组较对照组考核成绩更高、用时更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教学效果。
吴江东杜学柯韦神桥陈丽妮冼海燕
关键词:教学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