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鲲
- 作品数:35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兰新高铁大风区风况特征及防风工程设计分区被引量:23
- 2018年
- 兰新高铁是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防风工程规模最大的铁路。大风严重威胁高铁的运营安全,查明兰新高铁沿线大风分布特征及危害特性极为重要和迫切。利用气候分析、天气诊断及实测校验等方法,结合兰新高铁沿线大风观测资料,找出了微地貌、特定气候导致的局部特大风速区段,确定了沿线大风风速、风向在平面、剖面方向的时空变化规律。基于地形、风力、大风频率及危害程度,将兰新高铁线路划分为五大风区的防风工程设计分区,即:大风极少区、大风低发区、大风一般区、大风易发区和大风频繁区。大风区线路应以降高度、小夹角、大半径为主要选线原则。防风工程的设计,应以大风工程分区为基础,评估不同工程风区环境下的列车安全特性,建立以大风工程分区匹配为主导,适合不同风区,结合设置条件的系统工程对策。
- 孟祥连李鲲谢胜波江涛胡力学
- 多种措施综合处理地基的实践
- 2008年
- 介绍以复合地基工程特性为基础,采用多种措施综合处理地基的设计方法。结合设计实践,针对不同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及其使用范围。通过实例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李鲲
- 关键词:地基处理排水固结复合地基桩体
- 一种扶臂式挡风墙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臂式挡风墙。强侧风作用下,列车运行速度越快,其受空气动力的作用也越大,因此,需要更为安全、合理的防风结构体系来满足高等级铁路(公路)的列车(车辆)的防风要求。本实用新型于路基本体的路肩上,纵向成排设置...
- 张广丰李鲲辛文栋高志伟舒磊
- 文献传递
- 一种开孔转向组合式挡风墙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孔转向组合式挡风墙。现有挡风墙一般都依靠墙体的力学抵抗力阻挡风和减弱风的影响,但风向没有改变,挡风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包括基础和基础顶面设置的立柱,相邻立柱之间前后平行设置有挡风墙壁和封闭墙壁,挡风墙...
- 王亚宁李鲲张广丰辛文栋田士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悬臂式挡风墙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臂式挡风墙。路基防风结构是在大风环境下减轻横风作用,保护列车安全运营的工程措施。本实用新型包括扩大桩基础和扩大桩基础顶部的立柱,相邻立柱之间水平平行设置多道拼接的挡风板,相邻立柱顶部之间、挡风板上方设...
- 辛文栋李鲲张广丰高志伟舒磊
- 文献传递
- 高速列车通过挡风墙耦合气动力响应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研究目的:高速列车通过铁路挡风墙及在墙内交会时,挡风墙和列车的耦合空气动力响应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与舒适性。本文基于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动模型试验,对列车单车、交会通过挡风墙时的耦合空气动力响应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期得出挡风墙模型表面和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值及其变化传播规律。研究结论:(1)单车运行时,挡风墙内、外侧测点压力波最大值、最小值和幅值随测点水平位置变化不大;而交会运行时,挡风墙内、外侧测点压力波最大值、最小值和幅值的绝对值在挡风墙中间交会处最大;(2)就挡风墙内、外侧表面压力变化而言,外侧测点压力波幅值远小于对称的内侧测点,对内、外侧测点,其压力变化幅值近似与列车车速的平方呈正比关系;(3)挡风墙内侧测点压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外侧测点压力值随高度增大而增加,建议挡风墙结构设计计算时主要考虑其内侧测点压力变化影响;(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列车安全及防风工程的计算和设计提供基础。
- 李鲲田红旗孟祥连杨明智
- 关键词:挡风墙列车
- 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地基在兰武二线上的应用
- 兰武二线经过地区出露地层多砂质黄土,承载力较低,且具湿陷性。设计中采用碎石挤密桩加固地基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讨论应用碎石桩加固地基的计算与设计,结合实例论述其在兰武二线上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对当前设计施工的几点思考。
- 李鲲
- 关键词:碎石桩挤密软弱地基
- 文献传递
- 一种柱板式挡风墙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板式挡风墙。路基防风结构是在大风环境下减轻横风作用,保护列车安全运营的工程措施。本实用新型包括钻孔桩基础和钻孔桩基础顶部的立柱,相邻立柱之间水平平行设置多道拼接的挡风板,相邻立柱顶部之间、挡风板上方设...
- 李鲲张广丰辛文栋高志伟舒磊
- 文献传递
- 高速铁路堤堑防风过渡段气动分析与工程优化被引量:2
- 2019年
- 研究目的:兰新高铁在联调联试及大风专项试验期间,高速列车通过不同防风工程过渡段时,工程边界的变化引发列车气动性能产生急剧变化,进而导致车体晃动。本文对兰新高铁路堤到路堑的防风工程过渡段的气动特性进行研究,探明突变边界引发的风切变机制及演化规律,针对过渡段风流场的突变环节提出完善的、可实施的工程优化方案,并对工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优化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列车通过不同防风工程过渡段时,头车、中车、尾车侧向力与倾覆力矩增幅明显,遮蔽区内流场结构及风速、风向的变化导致列车气动性能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影响列车的稳定舒适性;(2)以过渡段风场变化规律研究为基础,对于典型的路堤到路堑的防风工程过渡段,提出了加高过渡段挡风墙的工程优化措施,列车通过时侧向力与倾覆力矩幅值明显降低且变化缓和,优化效果明显;(3)对于其他更为复杂的防风工程过渡段,需重视不同结构过渡边界引发的风切变机制及演化规律的研究,重点从改善突变流场结构入手,结合地形地貌及工程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优化措施;(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防风工程过渡段的计算、设计及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 李鲲
- 关键词:高速铁路防风工程过渡段气动性能
- 一种H型桩板挡土墙
-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基支挡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H型桩板挡土墙。路基支挡结构是用来支撑天然或人工斜坡(山体或土体)不致坍塌以保持其稳定性的一种建筑物,其核心和关键问题在于土压力、结构与地基的相互匹配。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左侧锚...
- 李鲲李肖伦高志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