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顺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截石位放射治疗腿部固定托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20年
- 目的:研制截石位放射治疗腿部固定托架,改良会阴部浅表肿瘤放射治疗膀胱截石体位固定技术。方法:设计并制作截石位放射治疗腿部固定托架。选取23例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会阴部浅表肿瘤患者,均采取膀胱截石体位进行固定,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例)和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用膝部垫+热塑膜固定方式,观察组采用截石位放射治疗腿部固定托架+热塑膜固定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摆位误差的比较,观察组采用截石位放射治疗腿部固定托架进行体位固定的患者,在Y轴(前后)和Z轴(头足)方向的摆位误差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6,t=-1.862;P<0.05)。结论:截石位放射治疗腿部固定托架的使用提高了会阴部浅表肿瘤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技术,使会阴部充分暴露,利于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设计。
- 梁卫学韦婷王占宇谭军文韦顺文梁海南
- 基于CBCT的体表标记点辅助配准方法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应用基于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的体表标记点辅助图像配准方法,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摆位验证的工作效率。方法:选取胸部、腹部、盆腔共30例肿瘤放疗患者,定位及治疗摆位时体表粘贴标记点。CBCT扫描验证时,医师、主管技师、技师先进行常规图像配准,后采用体表标记点辅助图像配准,以医师常规图像配准为基础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图像配准时,主管技师对比医师在胸部、腹部及盆腔部位的X、Y、Z轴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技师对比医师在腹部的X、Y、Z轴上及胸部、盆腔部位的X、Y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部及盆腔部位的Z轴上P值分别为0.006,0.014,有显著意义。标记点辅助图像配准时,医师、主管技师及技师对比医师常规图像配准在胸部、腹部及盆腔部位的X、Y、Z轴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像配准的误差发生率腹部大于胸部及盆腔。医师、主管技师、技师分别与自己对比在胸部、腹部及盆腔部位的图像配准完成时间上P值近似于0,有显著意义。结论:以体表标记点辅助图像配准优于常规图像配准,效率高。
- 梁卫学韦顺文李代学陈达桂周建红王占宇
- 关键词:标记点摆位误差
- 一种网格式体位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网格式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卡锁条、连接装置,固定板为矩形板,固定板上开设有连接孔I,连接孔I间隔均匀设置,形成网格状;固定板背面上设有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安装于模拟定位机或加速器治疗床上;卡锁条...
- 梁卫学王占宇韦顺文龙雨松梁海南韩俊秋苏婷李代学王甜韦婷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患者腹围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引导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数据,研究患者腹围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宫颈癌VMAT治疗患者,治疗前记录腹围,行千伏级CBCT校正扫描,并进行在线匹配,记录治疗前摆位误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Pearson法分析腹围变化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腹围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16例患者第5周开始下降>3 cm,结束时平均腹围下降4.3 cm;患者上下、前后、左右3个方向上平均摆位误差均>3 mm,且有一个或多个方向误差>5 mm;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围下降增加摆位误差(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的P值分别为0.048、0.043、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14例患者腹围下降≤2 cm,摆位误差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均能达到精准性放疗要求。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期腹围下降明显时会影响摆位误差,特别是第5、6周,建议后期密切监测患者腹围变化,适当增加CBCT校正扫描次数,保证治疗精准化和最优化。
- 王甜成肇杰梁卫学韦顺文王占宇
- 关键词:宫颈癌VMAT摆位误差锥形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