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平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肃省农牧厅生物技术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叶螨
  • 3篇二斑叶螨
  • 3篇捕食
  • 3篇捕食功能
  • 2篇西花蓟马
  • 2篇花蓟马
  • 1篇毒力
  • 1篇毒性
  • 1篇杀螨
  • 1篇杀螨剂
  • 1篇捕食功能反应
  • 1篇不同温度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平
  • 3篇尚素琴
  • 3篇张新虎
  • 1篇陈耀年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巴氏新小绥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及保护利用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隶属珠形纲Arachnida寄型螨目Parasitiformes植绥螨科Phytoseiidae,属多食性捕食螨,主要捕食叶螨和蓟马等小型吸汁类害虫螨,是一类优良的生物天敌...
刘平
关键词:捕食功能二斑叶螨西花蓟马
文献传递
不同温度下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被引量:9
2016年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初孵若虫的捕食效应,在相对湿度RH 85%±5%,5个温度梯度16、20、24、28、32℃,光照L∥D=16h∥8h条件下选取西花蓟马的初孵若虫进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方程。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28℃时日捕食量最高达14.471 8头,处理时间最短为0.069 1d。温度达到32℃时,捕食量下降。当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种群密度一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猎物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
尚素琴刘平张新虎
关键词:西花蓟马捕食功能
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及控制潜力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对其种群的潜在控制能力,在实验室相对湿度85%±5%、光照L∥D=16h∥8h、5个温度梯度16、20、24、28℃和32℃下进行捕食功能反应和个体间干扰反应试验,并在25℃下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种群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温度升高,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均捕食量均升高,而处理时间缩短;28℃时捕食量达到最高,处理时间最短,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下降。二斑叶螨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益害比在一定比值内时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控制能力。其中当益害比为5∶30时二斑叶螨种群数量在第6天就能得到控制。
尚素琴刘平陈耀年张新虎
关键词:二斑叶螨捕食功能
9种常用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及毒力选择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使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捕食螨的生物防治措施相协调,实现以螨治螨,采用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甘肃省保护地常用的9种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LC50,计算出各药剂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供试药剂的毒性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毒死蜱>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唑螨酯>阿维菌素>三唑锡>甲氰菊酯>噻螨酮。其中,毒死蜱和螺螨酯的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0.864 1和9.361 3,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均有较高的正向选择性,毒死蜱和螺螨酯可优先用于生产中害虫(螨)的防治,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捕食螨,实现对害虫(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相互协调。
刘平尚素琴张新虎
关键词:杀螨剂二斑叶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