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114 H指数:6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糖尿病大鼠反复严重低血糖后脑内代谢改变的~1H NMR波谱研究 2017年 目的运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大鼠反复严重低血糖后脑内代谢的变化,并结合病理学检查探讨糖尿病大鼠反复严重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24只7周龄Spa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大鼠禁食12h,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5ml/kg)造成糖尿病,此后连续5天每天腹腔注射胰岛素(4~8U/kg)诱导严重低血糖。对照组则在此期间分别给予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及生理盐水。每组6只大鼠的海马和额叶、顶叶、枕叶进行~1H NMR波谱检测,另外6只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大鼠诱导低血糖前血糖值为12.25±2.64mmol/L,注射胰岛素后1h血糖值为1.11±0.45mmol/L,对照组实验期间血糖值6.88±0.59mmol/L。所有实验组大鼠在严重低血糖期间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度减弱、体温下降、肢体松软、皮肤苍白,4只严重者出现抽搐。相比对照组,各脑区乳酸浓度升高、谷氨酰胺下降,同时枕叶丙氨酸和琥珀酸含量下降,额、顶叶还存在胆碱含量下降。GFAP染色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各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均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反复严重低血糖后脑内代谢改变且存在区域性差异,以能量代谢障碍及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紊乱为主,糖尿病反复严重低血糖后主要引起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代谢改变与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相关。 刘锟 王永姣 黄小燕 周永进 叶信健 付玉川 杜美美 高红昌 严志汉关键词:低血糖 磁共振波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评价糖尿病肾功能高滤过期的价值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DWI)评价糖尿病早期肾功能高滤过期的可靠性。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内分泌科12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20 m L·min^(-1)·1.73 m-2的糖尿病患者和12例同期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采用GE MR750 3.0T磁共振扫描仪、选择11个b值采集IVIM-DWI图像,通过GE工作站内置MADC软件获取ADC、D、DP及PF参数图,对图像勾画ROI获取相关参数值。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获取的所有数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各参数值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IVIM-DWI参数与e GFR相关性。结果:2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764~0.874)。糖尿病组肾脏皮质、髓质ADC值、D值及PF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肾脏皮质D值与e GFR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81,P<0.05)。结论:IVIM-DWI扩散参数ADC、D及灌注参数PF可以反映早期糖尿病肾脏高滤期肾功能改变,而灌注参数DP反映高滤期肾功能改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周永进 叶信健 龚恩惠 黄小燕 崔诗浛 宋佳雯 刘锟 严志汉关键词:肾脏 糖尿病前期 肾小球滤过率 浅层吸痰法在成人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浅层吸痰法在成人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9例随机分成2组:浅层组44例,深层组45例。对2组患者吸痰前后痰鸣音、日吸痰次数、生命体征、有无气道黏膜损伤、3 d后的昏迷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吸痰效果相同,对昏迷程度影响无差异,浅层吸痰法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小,日吸痰次数也明显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小。结论:在成人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时咳嗽反射较强的患者采用浅层吸痰法,可以有效清理呼吸道,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黄小燕 吴蓓茸 叶绿关键词: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护理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用于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 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对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90例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每组45例.患者入院后均开通绿色通道给予紧急抢救,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关检查.单纯治疗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即早期快速输注林格液和6%右旋糖酐等渗盐溶液,将动脉血压总体控制在60-80mmHg(1mmHg≈0.133kPa),如补液后血压未升高,则同时给予盐酸多巴胺微量泵注;联合治疗组在单纯治疗组基础上纠正体温.采用超声诊断仪监测两组患者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等心功能指标;采用血气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采用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复苏后,两组患者CO、CI和GEDVI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时,且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CO(L/min):3.61±0.68比3.20±0.61,CI(L·min^-1·m^-2):4.76±0.44比4.15±0.51,GEDVI(mL/m^2):757.12±70.56比712.79±74.03,均P<0.05〕;两组患者PT、APTT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动脉血Lac明显低于入院时,且联合治疗组PT、APTT、Lac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PT(s):12.31±2.33比14.07±2.68,APTT(s):30.08±5.81比34.98±3.02,Lac(mmol/L):1.71±0.28比2.44±0.12,均P<0.05〕.联合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5/45)比31.11%(14/45)〕和病死率〔2.22%(1/45)比15.56%(7/45),P<0.05〕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纠正能显著改善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心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金呀曼 金楚珍 陈王峰 黄小燕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 体温管理 多发伤 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管理措施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2月之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投诉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并制定管理对策,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以2013年全年工作情况作为对照,探讨改进后的管理效果。结果:2014年全年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13%,显著低于2013年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防范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纠纷减少。结论:要了解麻醉复苏室的常见安全隐患,并分析影响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护理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黄小燕 赵彬 方胜月 邱小丹关键词:麻醉复苏室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利用高分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探讨丙酮酸钠对反复严重低血糖新生大鼠枕叶皮层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反复严重低血糖新生大鼠经丙酮酸钠干预治疗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2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血糖组和干预组,每组18只。2组大鼠2、4、6日龄时腹腔注射胰岛素40U/kg诱导严重低血糖(血糖≤1.4mmol/L),低血糖组注射胰岛素后2.5h腹腔注射50%葡萄糖溶液2ml/kg终止低血糖,干预组则在注射同等量葡萄糖的同时注射丙酮酸钠溶液2.5ml/kg(500mg/kg)。7日龄时,每组选取6只大鼠,取枕叶皮层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染色以观察脑细胞的损伤情况;另外12只大鼠的枕叶皮层行离体高分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以观察代谢物变化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和6日龄时,低血糖组及干预组新生大鼠在给予胰岛素2.5h后均达到严重低血糖水平。与低血糖组相比,干预组枕叶皮层内损伤神经元个数减少[(45±5)与(113±12)个,t=0.782,P=0.013],损伤指数下降(0.15±0.03与0.36±0.06,t=1.143,P=0.020)。相较低血糖组,干预组大鼠枕叶皮层中牛磺酸f(13.31±2.06)与(18.44±3.86)mol/kg,t=8.231]、谷氨酰胺[(1.50±0.24)与(2.02±0.40)mol/kg,t=3.137]、谷氨酸[(7.04±0.95)与(9.40±1.73)mol/kg,t=6.449]、天冬氨酸[(1.51±0.28)与(2.15±0.58)mol/kg,t=2.561]和肌酸[(6.37±O.99)与(8.46±1.77)mol/kg,t=4.226]的浓度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O.017)。结论反复严重新生期低血糖在给予葡萄糖终止低血糖的同时提供丙酮酸钠可通过调节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能量代谢及其他代谢通路而减轻低血糖所致的枕叶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刘锟 付玉川 杜美美 叶信健 黄小燕 周永进 赵良才 高红昌 严志汉关键词:低血糖症 枕叶 磁共振波谱学 导师制培训管理法在麻醉护士低体温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导师制培训管理法在麻醉科护士低体温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麻醉科4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实验组接受导师制培训管理法。比较两组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低体温护理、医患沟通及应急处置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对低体温护理带教管理满意度为100%(21/21),高于对照组的71.43%(15/21)(P<0.05)。结论:导师制培训管理法能够提升麻醉科护士理论知识、操作实践、低体温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力,提高带教管理满意度。 林程程 黄小燕 汪淑敏关键词:麻醉科 满意度 全麻术后患者复苏期潜在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全麻术后患者复苏期潜在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233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10117例)、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10116例),比较躁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躁动发生率(0.04%、0.07%)、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0.32%、0.40%)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复苏期躁动等潜在风险发生率,赢得患者高度认可与赞同,值得借鉴。 金呀曼 金楚珍 林圣丹 黄小燕关键词:全身麻醉手术 复苏期 护理风险 干预效果 采用IDEAL-IQ定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和内脏脂肪沉积 目的: 采用磁共振IDEAL-技术量化糖尿病患者的腹部脂肪组织分布及内脏脂肪含量,并评估它们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43例志愿者纳入本项研究(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 20-69岁),包括20例糖尿病... 黄小燕关键词:腹部脂肪 儿童游离脾伴脾蒂及胰尾扭转一例 2024年 游离脾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1677年由荷兰医生Johannes von home在尸检中首次发现。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脾脏主要支持韧带松弛是游离脾的主要病因。脾脏韧带松弛可导致脾脏从正常位置移至盆腔或髂区,该情况容易导致脾扭转。脾扭转发生概率较小,只占游离脾的20%,脾扭转并发胰尾扭转则更加罕见,但是危险性极大,严重者可导致脾梗死、胰腺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黄小燕 刘锟 林正秀 付玉川关键词:脾扭转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