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江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6篇布格重力
  • 4篇重力场
  • 4篇布格重力异常
  • 3篇地壳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剖面
  • 2篇地壳结构
  • 2篇地震前
  • 2篇震前
  • 2篇震区
  • 2篇强震
  • 2篇强震区
  • 2篇重力场变化
  • 2篇密度结构
  • 2篇结构特征
  • 1篇低密度
  • 1篇地壳密度
  • 1篇地震带
  • 1篇地震前后

机构

  • 1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作者

  • 14篇李勇江
  • 8篇罗翔飞
  • 6篇秦建增
  • 5篇贾宇鹏
  • 5篇李洋洋
  • 4篇谢汝一
  • 4篇方盛明
  • 3篇檀玉娟
  • 2篇姚家骏
  • 2篇李德庆
  • 2篇李真
  • 2篇姬计法
  • 2篇郝鹏飞
  • 1篇宋金跃
  • 1篇冯建林
  • 1篇李忠良
  • 1篇李怡青
  • 1篇黄邦武
  • 1篇黄超杰
  • 1篇石磊

传媒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宜川—泰安剖面的密度结构、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
2023年
文中利用宜川—泰安重力剖面的相对联测和同址GNSS测量数据获得沿线的布格重力异常、剩余密度相关成像和地壳密度结构,可以看出:剖面的布格异常变化范围为-(161.7~5.5)×10^(-5)m/s^(2),自西向东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临汾盆地有明显“凹陷”,可能与上地壳存在低密度构造有关;剖面地壳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以太行山重力梯级带为界,西部密度较高,东部密度较低,中下地壳存在低密度体,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岩石含部分高温流体和熔融岩体所致;不同构造块体的密度差异明显,在断裂带分布区域均存在密度差,说明密度分布与构造有一定关系;地壳介质的不均匀性和地震活动相关:鄂尔多斯断块的地壳介质相对均匀,不容易积累能量,地震活动水平低;山西断陷带和华北平原断块则相反,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地震活动频繁。
罗翔飞李忠良李勇江王泽源姬计法何辛于博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地震活动
鄂尔多斯地块及邻区重力均衡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更加精细地了解鄂尔多斯及其邻区的地壳均衡状态,本文在考虑地壳密度横向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该区域的重力均衡异常。首先,利用研究区内重力异常和真实莫霍面深度进行反演得到壳幔密度差分布,以艾里均衡理论为基础计算了莫霍面的理论深度;其次,通过莫霍深度理论值与真实值对比来获得研究区的重力均衡异常;最后,结合区内地震分布,讨论了重力均衡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盆地以负均衡异常为主,山地则表现为正均衡异常,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基本均衡;研究区内中强地震主要分布在重力均衡异常梯度带上。
张恩会石磊罗娇李勇江杨晨艺
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块
用重力异常研究临汾强震区地壳结构与发震背景
临汾强震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断陷带南段,是中国陆内历史地震多发区,曾于1303年和1695年连续发生两次7级以上特大地震,两次地震宏观震中相距不足40Km,这在我国陆内地震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对临汾地区的深部结...
李勇江
关键词:地壳结构
文献传递
宜川-泰安剖面密度结构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
1.引言华北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1303年山西洪洞、1556年陕西华县、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和1668年山东郯城等灾难性大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更是让人不堪回首。地震孕...
罗翔飞李勇江姬计法于博王泽源
关键词:地震活动布格重力剖面密度
山西运城4.9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特征分析
2017年
通过对山西临汾—晋陕交界地区重力复测资料系统分析,结合地质、地壳深部构造资料,讨论了2016年3月12日山西运城盐湖区M_L4.9地震前后重力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场动态变化与发震的演化过程,由准均匀态-非均匀态-发震-震后恢复。
罗翔飞李真李德庆李勇江谢汝一贾宇鹏
关键词:重力场变化联合平差
宜川—泰安重力剖面的均衡重力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宜川—泰安重力剖面穿越了太行—吕梁隆起、华北裂陷、鲁西隆起等地质构造单元,剖面及其附近地区构造活动强烈.依据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可分为太行山以西的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同步型"的变化特征、太行山以东的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镜像型"的变化特征,布格异常转换带位于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东缘,反映了大地质构造单元有着不同的深部构造背景.均衡重力异常特征与新构造运动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即正异常区对应吕梁山、太行山以及鲁西等隆起地区,负异常区对应临汾、华北断陷盆地.通过对理论均衡地壳厚度与实际地壳厚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均衡重力状态异常转换带及其附近地区均对应于莫氏界面上隆、上地幔热物质向地壳侵入和运移,由于其在趋于均衡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地壳的差异运动,因此构造活动强烈而产生深大断裂,表现为地震的频繁活动,这些地区应该是地震监测以及震害防御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秦建增方盛明罗翔飞李勇江贾宇鹏谢汝一李怡青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均衡重力异常地震活动
宜川-泰安剖面重力异常与构造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利用宜川-泰安剖面高精度重力观测和GPS数据测量结果,对观测数据进行各项改正和处理,得到剖面的布格重力异常,并采用高斯低通滤波获得剩余重力异常。以诸城-宜川深地震测深(DSS)速度剖面为约束,对沿该剖面得到的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剖面地壳密度结构。结果表明,趋势异常主要反映该剖面地壳厚度的变化,太行山重力梯级带是地壳厚度的陡变带。结合前人相关研究,对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剖面经过的隆起、凹陷等地质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揭示出,剩余重力异常主要反映浅部地质构造和低密度地质体,剩余重力异常与地质构造不仅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其幅值能体现地质体的基本特征,比布格重力异常反映得更清晰、更细致。
罗翔飞秦建增方盛明李勇江谢汝一李真
关键词:密度结构地质解释
运城MS4.4地震前山西中南部重力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长基线标定和绝对点实测标定得到的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对山西中南部测网2014~2016年流动重力数据进行经典平差计算,得到运城M_S4.4地震前0.5a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结果表明,运城M_S4.4地震前,重力场经历了区域性重力变化-局部重力变化明显-反向重力变化-发震的演化过程。
冯建林檀玉娟秦建增黄邦武李勇江
关键词:重力场特征
山西地震带不同基准的重力场变化
2019年
对2011—2017年山西及周边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在绝对点控制下重新做平差计算,从不同尺度分析重力场的动态变化和跨断裂重力段差变化,重点对不同基准的重力场累积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文中的平均值基准可以明显削弱单期数据或个别测点对重力场造成的非正常影响;②在山西地震带持续出现了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形成了与构造断裂较为一致的重力梯度带;③山西地震带北部测段重力段差的变化幅值最大,南部次之但强于中部,反映了北部的构造活动比较活跃。
贾宇鹏孙军伟郝鹏飞檀玉娟李勇江李洋洋刘冬阳
关键词:山西地震带重力场
基于布格重力异常研究运城盆地的构造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运城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对布格重力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不同阶次的重力异常信息。依据各个阶次的小波变换结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环境,对小波变换细节图中存在的特征较为明显的布格重力异常带进行深入分析,对异常所揭示的构造现象在地壳不同深度的分布特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细节与区内地壳内部的隆起、凹陷及断裂构造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对运城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地壳结构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李洋洋李勇江姚家骏谢汝一贾宇鹏李青
关键词:运城盆地小波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