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俊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大同市委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乡村
  • 2篇生态
  • 2篇农业
  • 1篇党内
  • 1篇党内民主
  • 1篇党员
  • 1篇党员主体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信念
  • 1篇有机衔接
  • 1篇舆情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发展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三农
  • 1篇三品一标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8篇中共大同市委

作者

  • 8篇赵俊霞

传媒

  • 1篇黄河.黄土....
  • 1篇山西农经
  • 1篇农村实用技术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乡村科技
  • 1篇西部学刊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2020年
本文在认真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乡村振兴的本质,即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以小农户为主体的振兴;同时,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向,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赵俊霞
关键词:三农合作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
2019年
在此建国70周年之际,文章梳理了党内民主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以及70年发展的一些基本经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党内民主为突破口的政治改革,将不断丰富政治改革的内容,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赵俊霞
关键词:政治发展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党员主体
基于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具大的成功,极大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乡村发展思维固化、农业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生态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积极宣传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是更深层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由之路。
赵俊霞
关键词:生态环境
试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廉政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国家都绕不开的话题,廉政建设不等同于廉政文化建设,它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反腐道路的需要,三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赵俊霞
关键词:廉政廉政文化建设信念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解读——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农业,需要转变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农业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对此农业农村部为了推进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颁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下文简称为《规划》)。而其中又重点规划了农业的生产方向,要求农业生产实施“三品一标”。
赵俊霞
关键词:绿色农业三品一标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获得强有力的推动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必经道路,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赵俊霞
关键词:生态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的提升
2021年
2020年,我国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战。为确保脱贫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效,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实现乡村治理新格局、乡村治理现代化。因此,文章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阐述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一、现实背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仍然是短板。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因为缺少区位优势,错失了改革开放前期乡村工业化的机遇期;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进城务工经商,农村成为老弱病残的聚集地,农业变成以老人为主的农业。
赵俊霞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机衔接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出现新的传播特征及演变规律,形成了全新的校园舆论传播格局。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存在模式落后和解决方式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培养和学校形象建设。欲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深入了解新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特征,聚焦舆情发展动态、科学研判舆情,把握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创新管理机制,把控网络舆情管理进程;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网络舆情管理能力;整合管理资源,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发展,以塑造高校网络舆情良性生态环境。
赵俊霞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