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冬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48
- 2016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前3位的致死病因,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与其他卒中后并发症相比较,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史宇杨冬冬黄国志吴文
-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率致死病因单病种卒中类型
- 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对照研究
- 研究目的: 比较枸橼酸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对颞叶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 研究方法: 采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癫痫门诊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68例颞叶癫痫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受试者被随机分为坦度螺酮...
- 杨冬冬
- 关键词:坦度螺酮帕罗西汀颞叶癫痫焦虑抑郁临床疗效
- 五羟色胺1A受体在癫痫合并抑郁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5-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受体亚型众多,其中5-HT1A受体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类受体。癫痫患者中抑郁发生率高,抑郁患者发生癫痫的可能性亦明显增大,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对于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也缺乏足够的重视。5-HT1A受体在癫痫合并抑郁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5-HT1A受体也是药物治疗癫痫合并抑郁的重要靶点,其作用已经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得到部分证实,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5-HT1A受体在癫痫合并抑郁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杨冬冬樊焱怀许佳蕾孙美珍
- 关键词:癫痫抑郁共病现象
- 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抗NMDA受体脑炎(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又称边缘叶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痫性发作及意识障碍等。通过典型临床症状、血清和(或)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即可确诊。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NMDA受体脑炎的报道逐年增多,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也逐渐被神经内科医生所认识,但关于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的病例报道比较少见,现报道1例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的患者,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的特点。
- 杨冬冬王天栋孙美珍
- 关键词:边缘叶脑炎文献复习复发精神行为异常
- 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枸橼酸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对颞叶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采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68例颞叶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受试者被随机分为坦度螺酮组(A组,34例)和帕罗西汀组(B组,34例)。在常规抗癫痫药物基础上分别给予坦度螺酮或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12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癫痫发作次数、常规实验室生化指标及体格检查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1)焦虑抑郁比较:给予2种药物治疗4周和12周后,A组与B组中HAMA评分(A组,治疗前:17.32±2.21,4周:14.34±2.11,12周:10.46±1.89;B组,治疗前:16.92±2.42,4周:15.53±1.98;12周:11.84±2.73)、HAMD评分(A组,治疗前:21.83±2.02,4周:17.25±2.74,12周:12.18±2.93;B组,治疗前:21.76±2.28,4周:18.68±2.35,12周:14.21±2.13)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4周、12周HAMA评分(4周,A组:14.34±2.11,B组:15.53±1.98;12周,A组:10.46±1.89,B组:11.84±2.73)、HAMD评分(4周,A组:17.25±2.74,B组:18.68±2.35;12周,A组:12.18±2.93,B组:14.21±2.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癫痫发作比较:治疗12周末,坦度螺酮组与帕罗西汀组癫痫发作次数均显著下降,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比较: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1例、胃肠道不适2例、嗜睡1例;除此之外,帕罗西汀组还包括便秘2例、性功能障碍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76%、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经过药物减量后不适症状均好转。结论 (1)与帕罗西汀相比,坦度螺酮对颞叶癫痫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2)对颞叶癫痫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在抗癫痫药物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或帕罗西汀既可以控制患者�
- 杨冬冬樊焱怀刘丹丹孙美珍
- 关键词:焦虑抑郁帕罗西汀坦度螺酮
- 成人癫痫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年癫痫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的癫痫患者102例及年龄、性别与癫痫患者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睡眠障碍将癫痫患者分为癫痫伴睡眠障碍组(40例)及癫痫不伴睡眠障碍组(62例),以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癫痫患者一般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采用SAS 9.2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22%vs.21.74%,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80,P=0.006 1)、发病年龄(t=2.037,P=0.041 7)、焦虑(t=-5.93,P<0.001)、抑郁(t=-5.71,P<0.001)、婚姻(χ2=3.988 3,P=0.045 8)、应用抗癫痫药物(AED)种类(χ2=1.789 3,P=0.049 7)、发作频率(χ2=4.183 9,P<0.001)、发作类型(χ2=12.153 8,P=0.000 5)可能与睡眠障碍相关。(3)多因素分析显示,全面性发作、发作未控制、合并抑郁或焦虑与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明显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者比正常人群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全面性发作、发作未控制、合并抑郁或焦虑为其危险因素。
- 许佳蕾王艳丽孙美珍杜毓锋徐勇杨冬冬
- 关键词:癫痫睡眠障碍成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