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玉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放射性
  • 5篇肺癌
  • 5篇肺炎
  • 4篇放射性肺炎
  • 3篇热疗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单抗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化疗
  • 2篇放疗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复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提取

机构

  • 11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高玉华
  • 6篇陈婧
  • 5篇王艳丽
  • 3篇张旭宇
  • 2篇李冬雷
  • 1篇乔学英
  • 1篇王玉祥
  • 1篇李冬杰
  • 1篇李静
  • 1篇邱嵘
  • 1篇马少林
  • 1篇潘岩

传媒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莫唑胺二线治疗复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45~85岁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一线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二线给予替莫唑胺单药对比紫杉醇联合顺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研究中心就诊的经一线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在6个月内复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6)给予替莫唑胺150 mg/m^2,d1~5/q28 d;对照组(n=36)给予紫杉醇175 mg/m^2 d1、8联合顺铂75 mg/m^2,d2~4/q21 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效率(ORR)为30%vs 25%(P=0.599),疾病控制率(DCR)为39%vs 33%(P=0.624);两组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个月vs 3.9个月(P=0.660),而两组间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8个月vs 7.3个月(P=0.704)。以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损伤、Ⅲ-Ⅳ度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对比TP方案化疗疗效无明显差异,而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是经一线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的二线化疗方案。
王艳丽李凤彩王然然张旭宇王海燕李润浦甄桂新高玉华唐楠陈婧
关键词:替莫唑胺复发难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应用靶向联合化疗后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
2023年
耶氏肺孢子菌曾被称为“卡氏肺孢子虫”,可定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或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体内,当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免疫力低下时会发生机会性致病,引发肺孢子菌肺炎。肺孢子菌肺炎多见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但是随着医学发展,器官移植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肿瘤放化疗治疗,非HIV的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2]。
高玉华杨育梁林振怀李润浦
关键词:肺炎淋巴癌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放射治疗同时予以常规皮肤保护剂外用;试验组50例患者,放射治疗开始时,常规皮肤护理同对照组,同时试验组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0.2 g每日一次静点。放射治疗结束时将对照组出现Ⅱ度以上(38例)皮肤反应者分为A组和B组,B组(20例)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生理盐水溶液湿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0.2 g+生理盐水50 ml)。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为100%,但试验组重度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皮肤损伤出现在放射治疗剂量40 Gy之前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溶液湿敷可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延缓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保证放射治疗顺利完成,且加快皮肤损伤修复。
高玉华杨育梁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乳腺癌术后皮肤损伤
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行胸部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未行手术的肺癌患者。其为序贯或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剂量为60~70 Gy(常规分割),预计生存期超过6月,放射治疗后均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是否行深部热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与抗感染治疗,辅以吸氧、止咳、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深部热疗。热疗设备使用HG-2000体外局部高频热疗机,加温温度42℃~43℃,时间为40 min,隔日1次,共10次,分别检测放射性肺炎治疗前、放射性肺炎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变化趋势。结果:治疗组放射性肺炎的总有效率、生存质量KPS评分、症状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VC、FEV1)、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均有好转,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传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有助于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炎性指标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杨育梁高玉华唐楠李润浦
关键词:热疗放射性肺炎肺功能疗效
贝伐单抗与卡铂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究贝伐单抗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实施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卡铂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含量、血管新生分子、侵袭性生长分子含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胸腔积液中CEA、SCCAg等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VEGF、VEGFR及PTN血管新生分子含量减少,且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中各项侵袭性生长分子含量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有2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能够对血管新生及细胞侵袭起到抑制作用,促进癌细胞死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陈婧李冬雷张旭宇高玉华王艳丽
关键词:贝伐单抗卡铂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血管新生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在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效果及对SCCA、CEA、PD-1/PD-L1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在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1/PD-L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食管鳞癌,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培美曲塞、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研究组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手术切除率,化疗前、化疗后(术前)、术后3 d SCCA、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及血清可溶性PD-1(sPD-1)、可溶性PD-L1(sPD-L1)、sPD-1/sPD-L1水平,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手术总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化疗后(术前)、术后3 d血清SCCA、CEA、CYFRA21-1、sPD-1、sPD-L1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化疗后(术前)和术后3 d、对照组术后3 d血清sPD-1/sPD-L1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化疗后(术前)、术后3 d血清sPD-1/sPD-L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术前采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下调血清SCCA、CEA、CYFRA21-1水平,抑制PD-1/PD-L1途径,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陈婧高玉华马丹丹吴圆圆王艳丽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肺癌放疗中对放射性肺损伤及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于肺癌放疗中对放射性肺损伤及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患者共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观察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2.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8.70%,远低于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26.09%);且放疗后,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并能有效降低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
唐楠高玉华王海燕陈婧李润浦
关键词:肺癌放疗还原性谷胱甘肽放射性肺损伤TGF-Β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射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放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40例,予以常规放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溶液2 mg雾化吸入2/日,观察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炎性指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放射治疗中及放射治疗后血浆IL-6及TNF-α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减轻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
杨育梁高玉华李润浦
关键词:布地奈德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
pT2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复发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pT2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复发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2011年pT2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患者222例,其中男142例,女80例;pN0期181例,pN1期41例;单纯手术142例,术后化疗80例。术后复发诊断主要依据CT扫描结果。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复发、局部区域复发(LR)和远处转移(DM)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总复发率为35.1%,其中LR率、DM率和LR+DM率分别为25.7%、5.9%和3.6%。复发者中,LR者占83.3%(65/78),其中87.7%(57/65)的患者纵隔复发(上纵隔占91.2%)。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N1期与患者的总复发、LR和DM情况均有关(均P〈0.05),女性总复发风险仅为男性的49.1%;而术后化疗与患者复发无关(P〉0.05)。结论pT2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且主要为纵隔复发(尤其是上纵隔);pN1期和男性复发风险高,而术后辅助化疗未能降低复发风险。
王玉祥高玉华李静邱嵘乔学英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分期食管切除术复发化学疗法
不同频次热疗在放射性肺炎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深部热疗在放射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区别。方法收集52例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其胸部放射治疗剂量为66~70Gy(常规分割),根据不同热疗频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与抗感染治疗,且热疗设备均使用HG-2000体外局部高频热疗机,加温温度42~43℃,时间为40min,对照组26例给予深部热疗每周2次,共8次;试验组26例给予深部热疗隔日1次,共15次,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趋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肺活量、1S用力呼气量)、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有好转,而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频次深部热疗治疗放射性肺炎,治疗效果存在差异,适当增加热疗频次能更好地改善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杨育梁高玉华王艳丽唐楠陈婧
关键词:频次热疗放射性肺炎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