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琼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莱辛回忆录《非洲的笑声》中的历史书写
- 2022年
- 莱辛在《非洲的笑声》中有意识地建构了文本的历史叙事,把独立后的津巴布韦放置在纵向的线性历史图谱中进行书写,同时在线性发展的维度之外,于历史的碎片中寻找历史真实。通过社会群体不同成员的微观视角,杂糅大量非洲本地居民对不同历史事件的口头回忆及叙述,莱辛的个人记忆和社会集体记忆彼此融合支撑,在建构集体记忆基础之上,莱辛完成了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建构。回忆录的历史书写旨在弥补和修正津巴布韦官方撰写的历史,其群体视角和集体记忆建构,凸显出莱辛以民众为中心的历史观。莱辛历史书写中隐含的个人情感是其个人记忆和集体历史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迷茫和困惑是由于在殖民主义历史潮流及后殖民社会中无法实现个人理想所致。
- 夏琼
- 关键词:历史叙事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个人情感
- 福柯权力观探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分析福柯知识/话语权力观中知识、话语、身体与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生特点,梳理福柯权力观与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融合与分离、接受与批判的内在联系。权力/知识话语启发后殖民主义者为殖民地他者争取话语权、建构民族身份的思索;引导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颠覆父权制菲勒斯中心,开辟阴性写作与身体政治的实践。
- 袁荃夏琼
- 关键词:身体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
- 与东方的对话:论多丽丝·莱辛对苏非主义的跨文化接受被引量:1
- 2013年
- 莱辛在当代西方所接受的苏非主义是古老东方宗教哲学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它跨越了东西方地域和文化的界线。在作品中莱辛始终把苏非思想作为自己突破思想桎梏的手段和媒介,东方的感悟和西方的理性在她的作品中互相渗透合而为一。莱辛对以苏非主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思想的接受和提倡,是一个西方知识分子与东方进行的对话。在平等而开放的对话中,莱辛试图让西方人能用"他者的眼睛"来重新审视自我和反思西方狭隘保守的文化观,让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补充共同发展。这种强调多元之美的文化观正是当今世界发展所需要的,是莱辛与苏非主义关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维度。
- 夏琼
- 关键词:苏非主义
- 互文与反思:解读多丽丝·莱辛《又来了,爱情》被引量:1
- 2010年
- 多丽丝·莱辛在小说《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女主人公萨拉对涉及到人类有关情感问题的种种现象以及相关文本的阅读与思考,使小说和其他不同时代的文本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互文空间,这使得读者能跟随萨拉一起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本之间徜徉,审思人类生存中的情感困惑,并通过不断反思生活、认识自我从而最终摆脱生存困境。
- 夏琼
- 关键词:《又来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