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妙妙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鳞癌
  • 3篇宫颈
  • 3篇宫颈鳞癌
  • 2篇腺癌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癌
  • 2篇HK-2
  • 1篇蛋白
  • 1篇预后影响
  • 1篇预后影响因素
  • 1篇预后预测
  • 1篇糖酵解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细胞
  • 1篇腺癌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酵解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刘妙妙
  • 3篇申良方
  • 3篇赵雅洁
  • 2篇邓豪余
  • 2篇李灿
  • 2篇刘桦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K-2在宫颈鳞癌中宇放疗抵抗的关系及影响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刘妙妙黄昕琼申良方
甲状腺癌风险模型在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风险模型在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得甲状腺癌表达数据集,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ASSO分析,最终获得由DEGs组成的风险模型;基于风险得分建立了一个甲状腺癌患者预测Nomogram图,分析风险得分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期的预测能力。结果:成功建立由HBB、NRCAM、ID3和OGDHL 4个基因特征的甲状腺癌风险预测模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风险得分越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显著较差;Nomogram图分析结果显示,风险得分能较好地预测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期。结论:甲状腺癌风险模型的建立能较好预测了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有利于为甲状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刘桦刘妙妙邓豪余赵雅洁李灿
关键词:甲状腺癌预后预测
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己糖激酶2和丙酮酸激酶2与放射治疗抵抗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宫颈鳞癌中高表达的己糖激酶2(HK2)和丙酮酸激酶2(PKM2)与放射治疗抵抗的相关性尚不清楚。该实验研究HK2和PKM2的表达对放射治疗抵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局部进展期宫颈鳞癌(LAC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放射治疗敏感患者85例,放射治疗抵抗患者4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K2及PKM2表达。结果放射治疗抵抗组和放射治疗敏感组的HK2高表达分别为80.9%和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放射治疗抵抗组和放射治疗敏感组的PKM2高表达分别为87.2%和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放射治疗抵抗组分为3个亚组:放射治疗未控制组、局部复发组及远处转移组。3个亚组的HK2和PKM2高表达与放射治疗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K2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8%和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KM2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单因素分析表明,HK2、PKM2、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及肿瘤大小为宫颈鳞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后指标[HR_(HK2)=3.454,(95%CI1:1.764,6.765),P_(HK2)=0.000;HR_(PKM2)=3.278,(95%CI2:1.535,7.000),P_(PKM2)=0.002;HR_(FIGO分期)=2.610,(95%CI3:1.453,4.689),P_(FIGO)分期=0.001;HR_(肿瘤大小)=3.366,(95%CI4:1.885,6.012),P_(肿瘤大小)=0.000]。结论高表达HK2和PKM2与放射治疗抵抗性密切相关,是LACSCC预后不良因素之一。HK2和PKM2有望成为预测放射治疗疗效和指导治疗的理想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刘妙妙黄昕琼赵雅洁申良方
关键词:糖酵解免疫组织化学
HK-2在宫颈鳞癌中与放疗抵抗的关系及预后影响因素
刘妙妙黄昕琼申良方
微RNA-21-5p靶向调控含硬化蛋白域蛋白1对甲状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微RNA(microRNA,miR)-21-5p及其靶基因含硬化蛋白域蛋白1(recombinant sclerost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SOSTDC1)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深入了解甲状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细胞验证筛选出miR-21-5p,通过miR-21-5p抑制剂转染甲状腺癌细胞系;采用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miR-21-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对照组的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情况;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1-5p和SOSTDC1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21-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对照组甲状腺癌细胞中SOSTDC1、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结果:MiR-21-5p在甲状腺癌细胞中显著上升,且与SOSTDC1呈负相关(r=-0.24,P<0.01);miR-21-5p抑制剂组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显著低于抑制剂对照组(均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抑制剂对照组(P<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21-5p能够靶向调控SOSTDC1表达水平;甲状腺癌细胞中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检测显示miR-21-5p抑制剂组PI3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抑制剂对照组(P<0.01),Akt和ERK1/2水平无显著变化,但miR-21-5p抑制剂组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抑制剂对照组(均P<0.01)。结论:甲状腺癌细胞中miR-21-5p能够靶向抑制SOSTDC1的表达,影响PI3K/Akt和MAPK/ERK活性,从而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刘妙妙邓豪余赵雅洁李灿刘桦
关键词:甲状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