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文杰

作品数:72 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土壤
  • 9篇马尾松
  • 7篇林分
  • 6篇三峡库区
  • 6篇山松
  • 6篇库区
  • 6篇华山松
  • 5篇人工林
  • 5篇林分结构
  • 4篇养分
  • 4篇施肥
  • 4篇树干
  • 4篇松林
  • 4篇毛竹
  • 4篇空气负离子
  • 3篇植被
  • 3篇植被恢复
  • 3篇植物
  • 3篇生态
  • 3篇树种

机构

  • 63篇湖北省林业科...
  • 10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市园林科...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航天行云科技...
  • 1篇湖北同诚通用...

作者

  • 63篇胡文杰
  • 35篇崔鸿侠
  • 34篇潘磊
  • 31篇王晓荣
  • 22篇唐万鹏
  • 21篇庞宏东
  • 19篇付甜
  • 10篇胡兴宜
  • 6篇肖文发
  • 5篇曾立雄
  • 4篇周文昌
  • 4篇雷静品
  • 4篇郑兰英
  • 3篇刘学全
  • 3篇史玉虎
  • 2篇王瑞文
  • 2篇孙亮
  • 2篇黄发新
  • 2篇李玲
  • 2篇胡琦

传媒

  • 17篇湖北林业科技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森林工程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9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森林康养的空气环境质量测定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康养的空气环境质量测定仪,包括KM1测量箱、壳体、KM2测量箱和KM3测量箱,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均匀安装有KM1测量箱、KM2测量箱和KM3测量箱,所述壳体左表面的后方位置上开设有槽体,所述槽...
胡文杰潘磊王宵张维王晓荣崔鸿侠
文献传递
一种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优化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优化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康养项目建设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目标地形图,并在所述地形图上确定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总体区域;识别所述总体区域下的林分信息及地类信息;根...
胡文杰崔鸿侠潘磊唐万鹏王晓荣付甜 杨佳伟 胡螺旋
湖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及建议被引量:2
2021年
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天然林资源,不仅关系到林业的发展与繁荣,更关系到国家战略和民族振兴。湖北省自2000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虽然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给新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带来了挑战。为此,总结了湖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一段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罗雷胡文杰王亮谢文曹祖荣张涛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
立竹密度和施肥对毛竹笋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以幕阜山区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立竹密度和3种施肥种类,通过测定竹笋内17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经营措施条件下毛竹笋氨基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立竹密度对毛竹笋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随立竹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鲜味氨基酸的表现则不同,在低立竹密度(2 100~2 550株/hm^(2))条件下达到最大;毛竹笋氨基酸含量在施肥种类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芳香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在不同的经营措施中,以立竹密度为3 300~3 750株/hm^(2)且施用配施肥时毛竹笋氨基酸含量较高;该措施可显著提高苦味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
李玲胡文杰胡文杰付甜庞宏东高霜付甜
关键词:毛竹笋立竹密度施肥氨基酸
神农架华山松林内外气候特征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对林内外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的方法,以神农架森林生态站2019年9月~2020年8月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等因子对神农架华山松人工林林内外气象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林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林外,而其他季节林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林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10月,林内外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79.7%和76.9%。空气相对湿度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在雨季林内相对湿度高于林外,而其他季节林外相对湿度高于林内。林内风速低于林外,林内比林外月平均风速降低44.3%。全年林内外太阳总辐射分别为1047.9 MJ·m^(-2)和4116.9 MJ·m^(-2),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514.4 umol·m^(-2)s^(-1)和1987.9 umol·m^(-2)s^(-1),林内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在各月均明显低于林外。
崔鸿侠胡文杰胡文杰杨敬元唐万鹏
关键词:华山松人工林森林小气候
一种用于样线调查森林植被恢复的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样线调查森林植被恢复的监测装置,包括:基板;支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基板在所述轨道上移动;采集箱,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箱体,开...
胡文杰崔鸿侠潘磊唐万鹏
锐齿槲栎和栓皮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Bl.var.acuteserrata Maxim.ex Wenz.)(RCHL)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SPL)是鄂西地区天然栎类林主要建群种,比较不同林龄2种林分碳密度分布特征,对于评估栎类林森林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调查,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了锐齿槲栎林和栓皮栎林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鄂西地区锐齿槲栎林和栓皮栎林碳密度为183.68、150.61 t·hm-2,且两者间碳密度分配格局存在明显差异,2种林分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3.17%、1.34%、0.64%、44.85%和35.27%、0.76%、1.50%、62.47%。锐齿槲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高于栓皮栎林,前者以乔木层的比例最大,后者以土壤层为主;锐齿槲栎林活体植被层比栓皮栎林具有更大的固碳能力,而栓皮栎林能产生更多的枯落物,随着林分的发育,土壤层碳密度在生态系统碳密度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影响乔木层碳密度差异的因素主要为海拔和林分密度,影响土壤层碳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鄂西地区栎类林以幼龄林居多,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
胡文杰王晓荣崔鸿侠潘磊庞宏东郑兰英
关键词:锐齿槲栎栓皮栎碳密度生态系统
栾树柏木混交种植模式对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碳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是三峡库区喀斯特地貌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为了解柏木人工林不同混交种植模式对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碳氮含量的影响,筛选最优的柏木栾树混交种植模式,实现柏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随机区组设计,以柏木纯林为对照,研究三峡库区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柏木(栾柏)带状混交、栾柏块状混交和栾柏株间混交3种混交种植模式对不同土层厚度下(0~20、20~40、40~60 cm)土壤转化酶活性和不同形态碳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混交种植模式下不同土层厚度土壤的转化酶活性均不同程度上高于柏木纯林,40~60 cm土层中带状混交种植模式的转化酶活性比柏木纯林显著提高了48.07%;栾柏带状混交、栾柏块状混交和栾柏株间混交种植模式不同土壤厚度中的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都显著高于柏木纯林,且均以栾柏带状混交种植模式增长量最大;栾柏带状混交种植模式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也显著高于柏木纯林和栾柏块状、栾柏株间混交种植模式,栾柏带状混交种植模式不同土层厚度下的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氮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与柏木纯林相比显著提高了34.07%~282.76%;栾柏块状混交和栾柏株间混交种植模式的土壤部分氮含量在不同土层中也较柏木纯林有显著的提高;带状混交种植模式在不同土层厚度中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碳氮含量的衰减速率最低。栾柏混交种植模式的营造,特别是栾柏带状混交种植模式中土壤转化酶活性的显著增加,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的碳氮含量,对于改善林地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十分有利。
杨布朗胡兴宜彭守亚徐小莉彭学林刘华袁玉万胡文杰王晓荣
关键词:土壤碳氮柏木栾树土层厚度三峡库区
基于Markov模型的三峡上游消落带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2024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高程差30 m的消落带,以蓄满水位175 m为基准水平外扩150 m得到交错缓冲区。缓冲区土地利用情况较复杂,本研究通过研究库区上游缓冲区近2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分析前20年上游发展模式。通过马尔可夫函数来预测未来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为上游区域未来规划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1)上游在发展过程中持续紧抓农业用地,可按目前的模式继续发展;(2)生态方面,森林、灌丛、草地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地类占比是有所提高的,目前发展政策是有利生态环境的,但由于水域面积增长导致裸岩增加,水土流失风险增加,需更加重视水土流失的防治;(3)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城乡建设用地与道路占比不断上升,上游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综合来说,可按照2000~2020年的发展模式继续开发建设,但应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尽量建设森林城市,通过工程护坡、生态护坡等技术来加强两岸土地的水土保持力度。
宋云瑞王鹏程崔鸿侠胡文杰姚圣典贺达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解析被引量:11
2021年
通过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实地调查,采用排污系数法和等标负荷法对其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8年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118.64、99.31、10.08 t/a。种植业源TN、TP排放量分别为89.77、9.05 t/a,其中以茶-果间作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茶园、果园、农田。畜禽养殖业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85.61、4.26、0.66 t/a,以役用牛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蛋鸡、生猪。农村生活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33.03、5.27、0.37 t/a。各种污染物中,TN等标排放量最大(49.65 m^(3)/a),是兰陵溪小流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自种植业源;COD等标排放量最小(2.97 m^(3)/a),主要来自畜禽养殖业源。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及农村生活源的等标负荷比分别为86.74%、7.61%、5.65%,种植业源是兰陵溪小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未来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应以种植业为主,主要防控污染物为TN。
胡文杰王晓荣付甜唐万鹏崔鸿侠潘磊徐燕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等标污染负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