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阳阳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子宫
  • 11篇子宫内膜
  • 11篇子宫内膜癌
  • 11篇内膜
  • 11篇内膜癌
  • 11篇宫内
  • 11篇宫内膜
  • 11篇宫内膜癌
  • 6篇肿瘤
  • 4篇试剂
  • 4篇试剂盒
  • 4篇可读性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氧化磷
  • 2篇氧化磷酸化
  • 2篇早期子宫内膜...
  • 2篇妊娠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董阳阳
  • 14篇王建六
  • 11篇王志启
  • 8篇程媛
  • 5篇李小平
  • 4篇周蓉
  • 4篇赵一鸣
  • 4篇张华
  • 2篇王悦
  • 2篇梁梅英
  • 2篇赵丽君
  • 2篇周静怡
  • 1篇李艺
  • 1篇魏丽惠
  • 1篇谢冰
  • 1篇梁旭东
  • 1篇吕君
  • 1篇耿京
  • 1篇刘方

传媒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辅助判断子宫内膜癌复发风险的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判断子宫内膜癌复发风险的试剂盒。它包括参数采集设备和可读性载体;参数采集设备包括采集可读性载体中涉及的各项参数的设备;可读性载体上记载了如下式I~IV的内容,PI=0.867×FIGO II期+1.4...
王建六程媛董阳阳张华赵一鸣李小平王志启
文献传递
一种辅助判断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判断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试剂盒。它包括参数采集设备和可读性载体;所述参数采集设备包括采集所述可读性载体中涉及的各项参数的设备;所述可读性载体上记载了如下式Ⅰ的内容,LogitP=‑4.992...
王建六董阳阳程媛王志启张华赵一鸣李小平
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内分泌治疗被引量:18
2020年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EC患者多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临床统称“EC三联征”,近年来研究发现代谢紊乱,特别是糖脂代谢异常与EC发病密切相关,认为EC既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又是代谢性疾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
董阳阳王建六
关键词:临床症候群内分泌治疗激素依赖性肿瘤糖脂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
靶向PDK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PDK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PDK1蛋白作为靶点在开发、筛选和/或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了通过联合JX06和...
王建六杨潇程媛周静怡李星辰董阳阳王志启周蓉赵丽君
靶向PDK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PDK1调控糖代谢重编程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PDK1蛋白作为靶点在开发、筛选和/或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了通过联合JX06和...
王建六杨潇程媛周静怡李星辰董阳阳王志启周蓉赵丽君
子宫内膜癌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且有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前宫腔病灶超声检查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385例,其年龄为(57±10)岁(范围:29~88岁);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334例行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复发28例。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初始病灶大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对不同初始病灶大小(分为0~<2、2~<3、3~<4、4~<5、≥5 cm)及其不同截断值(分别为2、3、4、5 cm)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出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3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初始病灶大小为(3.6±1.8)cm(范围:1~15 cm);其中,0~<2 cm 48例,2~<3 cm 78例,3~<4 cm 92例,4~<5 cm 73例,≥5 cm 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初始病灶大小与年龄、绝经状态、术前血清CA_(125)水平、有无分娩史、病理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以及有无子宫颈间质受累、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体质指数、有无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无关(P>0.05)。(2)334例行淋巴结切除术患者中,淋巴结有转移45例(13.5%,45/334)。对不同初始病灶大小(分为0~<2、2~<3、3~<4、4~<5、≥5 cm)进行的分层分析显示,随着初始病灶的增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率均显著增高(P<0.05);再分别以2、3、4、5 cm为初始病灶大小的截断值进行分析显示,除截断值为2 cm时不同初始病灶大小(指≥2 cm与<2 cm)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率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外,其他各截断值下不同初始病灶大小患者�
郭聪敏戴一博耿京李赫董阳阳王志启王建六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转移肿瘤侵润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年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我国E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估计我国新增病例84520例,死亡病例17543例[1]。1983年,Bokhman[2]根据EC的临床病理特征将其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随着肿瘤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E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组织病理学领域,探索更精确的分子表达以实现精准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EC分子分型已提出10余年[3],国内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EC的分子分型[4-5],但其临床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妇科肿瘤学及病理学专家,根据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讨论并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指导EC分子分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王建六王志启董阳阳董阳阳康南王益勤李赫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
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合并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合并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为其预防和个性化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合并尿失禁的ⅠA1~ⅡA2期患者共14例(尿失禁组),另选取同期就诊接受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且未合并尿失禁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合并尿失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时间、阴道断端长度和术者年手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大(OR=1.164,95%CI:1.006~1.348,P=0.042)、手术时间长(OR=79.896,95%CI:2.033~3139.492,P=0.019)、术者年手术量少(OR=13.116,95%CI:1.046~164.436,P=0.046)是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合并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大、手术时间长和术者年手术量少的宫颈癌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李星辰董阳阳杨潇沈博强程媛王建六
关键词:宫颈肿瘤手术后并发症尿失禁LOGISTIC模型
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治被引量:7
2016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50%~70%的ET患者存在JAK2基因V617F突变。2006年,欧美5国对ET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其患病率为0.59/10万~2.53/10万,中老年好发,男女比例2:1。目前,国内外对妊娠合并ET的报道较少,但研究显示,ET孕妇妊娠期间出现流产、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高于正常孕妇,对ET孕妇给予必要的治疗可以改善母儿预后。
董阳阳梁梅英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妊娠期间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诊治巨核细胞增殖正常孕妇
盆腔纱布瘤3例被引量:1
2021年
一、病例摘要病例1:女,32岁,因"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个月"于2020.07.30入院。既往史:患者6年前妊娠足月行剖宫产一次。妇科检查:子宫前壁下段可触及一直径9 cm包块,质软,活动差,轻压痛。妇科超声:宫体前壁下段外可见周界毛糙的混杂型囊实不均回声肿物,大小8.8 cm×9.0 cm×7.4 cm,大部分以液性非纯囊暗区为主,兼有多量迂曲网格样回声,隔回声中等偏高,肿物周边可见极少量实性回声约0.5 cm。肿物囊壁及隔上可见多量血流信号,RI:0.55, PI:0.67。提示:盆腔囊实性肿物性质待产(考虑来自宫体,肌瘤变性待除外)。盆腔MRI:盆腔内偏右侧可见一囊性成分为主、囊壁不均匀增厚.
董阳阳谢冰吕君王悦李艺周蓉王志启王建六
关键词:病例摘要盆腔肿物血流信号妊娠足月囊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