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
- 作品数:55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下颌角去骨量测量尺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美容用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颌角去骨量测量尺,包括尺杆本体,所述尺杆本体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尺杆本体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尺钩,所述尺钩的上端面与所述尺杆本体的零刻度线平齐;所述尺杆本体的下端还设置有...
- 安阳毕洪森薛红宇李东杨欣
- 文献传递
- 鼻整形术中常规放置鼻翼缘移植物对术后鼻翼缘退缩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鼻整形术中放置鼻翼缘移植物对术后鼻翼缘退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笔者医院初次行鼻整形术的女性就医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鼻整形术中常规放置鼻翼缘移植物,对照组不放置鼻翼缘移植物。拍摄就医者侧面观照片,观察就医者鼻小柱与鼻翼缘关系,测量其鼻孔长轴以及鼻翼缘最高点与鼻孔长轴线之间的距离并计算鼻孔轴距比。比较就医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鼻孔轴距比。结果:术后随访1年,失访12例。最终实验组15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鼻孔轴距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鼻孔轴距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前与术后鼻孔轴距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鼻孔轴距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就医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整形术中常规放置鼻翼缘移植物,对术后就医者鼻翼缘退缩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王雪迪孟雨杨欣黎冻王雪峰
- 关键词:肋软骨鞍鼻短鼻鼻整形术
- 乳房外Paget’s病伴多发转移
- 2022年
- 患者男,71岁。阴囊右侧皮肤肿物1年余,阴囊水肿1个月。皮肤科检查:阴囊右侧可见5 cm×4 cm乳头瘤样增生性肿块,界限清楚,中央潮红、糜烂,伴白色分泌物,部分区域上覆秽黄色厚痂及米粒至绿豆大薄壁水疱,触之易出血,基底及周围有浸润感,质硬,阴阜可见散在米粒大浸润性暗红色丘疹,阴囊及阴茎明显水肿。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Paget细胞团,真皮内可见浸润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示细胞角蛋白(CK)7及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阳性,CK20阴性。辅助检查:PET-CT示左颈部淋巴结、双肺门、纵膈、腹膜后、盆腔及左髂骨转移可能。诊断:乳房外Paget’s病伴多发转移。治疗:至成形科行右侧阴囊病变扩大切除、左侧腹股沟淋巴结部分清扫术,目前正在术后放疗中。
- 李婷婷杨欣张公杰张芊关欣王文慧张春雷郭金竹
- 关键词:阴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
- 大型、巨大型上矢状窦中后1/3侵犯颅外复发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例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头颅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颅骨三维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评估肿瘤侵及范围、脑水肿情况、颅骨受侵程度、肿瘤血液供应、上矢状窦受压程度等,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行头颅增强MRI评估肿瘤情况。结果:16例患者肿瘤均位于上矢状窦中后1/3段,侵犯至颅外,3例肿瘤直径≥4 cm,13例肿瘤直径≥7 cm,其中,第二次手术8例,第三次手术6例,第四次手术2例;末次手术采用原骨瓣复位4例,采用钛网修补12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栓塞肿瘤血管3例。10例患者实现SimpsonⅠ级切除,6例实现SimpsonⅡ级切除;术中行去骨瓣减压2例,同期行颅骨修补14例;处理头皮时,直接缝合14例,转移皮瓣修复头皮缺损2例;术后肢体肌力均较术前改善,术后3个月卡尔诺夫斯基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分100分。本次手术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于术后1年肿瘤原位复发,行伽马刀治疗,余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前详细评估,根据脑水肿情况、肿瘤血液供应、静脉窦受压程度、头皮受侵犯程度等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陈素华杨军陈新杨辰龙孙建军林国中林国中杨欣于涛吴超杨欣韩芸峰
- 关键词:脑膜瘤上矢状窦复发
- 阅读者皮瓣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应用阅读者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皮肤较大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对14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阅读者皮瓣修复胸壁创面,对其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胸壁继发创面为类圆形状,创面直径平均为(12.6±3.1)cm,围手术期未出现皮瓣坏死、血肿、血清肿等并发症,1例皮瓣远端皮缘血运不佳,换药处理后形成瘢痕愈合。11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均未出现放射性溃疡。术后平均随访(6.6±2.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针对乳腺癌切除术后较大皮肤缺损创面,阅读者皮瓣修复是一种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方式。
- 马建勋杨欣布希雷玉涛彭颖赵红梅
- 关键词:乳腺癌皮肤缺损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整形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1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创面特征及缺损情况决定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根据创面缺损部位及程度设计不同组织皮瓣覆盖等。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6例,其中3例使用清创联合VSD治疗后创面直接缝合,6例使用清创联合Z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双侧骶棘肌肌瓣修补硬脊膜缺损联合Z皮瓣修复皮肤创面,1例使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3例使用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创面。16例患者中,有7例创面细菌培养阳性,其中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铜绿假单胞杆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波杆菌,其余9例创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术后有7例患者出现创面不同程度愈合不良,其中3例进行换药治疗,2例进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采用头皮游离皮片移植,1例进行局部积液抽吸,以上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其余9例患者手术后创面均一期愈合良好。16例患者均未行内固定取出。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早期干预、彻底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组织、选择合适的皮瓣有效创面填充覆盖是保证脊柱术后创面愈合、减少内固定取出的重要手段。
- 张心灵林志禹陈玉杰董文芳杨欣
- 关键词:切口愈合不良整形外科手术
- 内固定物外露创面的整形外科治疗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保留内固定物前提下应用整形外科方法治疗内固定物外露创面的有效性、适应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3年3月因创面内固定物外露在我科手术的26例病例资料,其中下肢骨折术后钛板或钛钉外露12例,漏斗胸矫正术后钛板外露5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3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外露2例,脊柱肿瘤术后内固定物外露2例,骨盆骨折及脊柱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外露各1例。均应用带血管蒂皮瓣移转修复创面。结果26例内固定物全部成功保留。25例皮瓣或肌瓣成活,1例肌瓣坏死伴感染及骨质外露,经长期抗感染及清创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3例:1例肌瓣移转并游离植皮术后皮片部分坏死,行邮票植皮创面愈合;1例皮瓣部分坏死,胫前肌腱外露,行创面负压吸引、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1例术后伤口裂开,行局部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26例术后随访1~9个月,平均3.9月。3例术后受区皮肤感觉减退较明显,3例二次手术者术后局部瘢痕较明显,1例植皮区颜色与周围皮肤差别大。所有患者组织瓣供区运动功能无明显障碍,受区外形不臃肿。结论在需要保留内固定物的情况下,组织瓣移转是修复内固定物外露创面的有效方法。发生内固定物外露后早期清创、早期手术、清创时运用压力冲洗、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设计并切取足够大的组织瓣进行创面修复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 赵润蕾杨欣马勇光李东
- 关键词:内固定物创面皮瓣肌瓣
- 眶周外伤植骨矫正眼球凹陷畸形
- 目的:面部皮肤不增加额外瘢痕的情况下植骨矫正外伤性眼球凹陷。方法:采取眼球内侧结膜入路,眼球外侧结膜入路及下结膜等入路矫正眼球凹陷畸形。6例。结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面部无皮肤瘢痕。眼球功能不受影响。结论:结膜入路植骨是...
- 王侠杨欣毕宏森余若辉
- 关键词:结膜入路
- 文献传递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皮肤鳞癌切除后缺损
-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巨大皮肤鳞癌切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病例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例巨大皮肤鳞癌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20 ...
- 杨欣马勇光张洁尤维涛侯俊杰余若辉郭亮王侠李东李健宁
- 关键词:皮肤鳞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 文献传递
- 乙状结肠和口腔黏膜在MRKH患者阴道再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法在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MRKH综合征)患者阴道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MRKH综合征患者共2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法和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阴道再造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短缩或狭窄情况、内壁黏膜情况及阴道湿润程度评分。结果:腹腔镜辅助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组11例,术后18个月阴道外口无狭窄,无缩短,内壁黏膜完整、红润,腹壁可见4处穿刺孔遗留的较小瘢痕,无明显增生样改变;口腔黏膜微粒移植组10例,术后3个月随访,再造阴道内30%无黏膜微粒覆盖,经换药后大部分区域在术后6个月可通过周围黏膜爬行覆盖,术后18个月8例患者再造阴道存在3~5cm的短缩。乙状结肠组手术时间(160±18)min大于口腔黏膜组(90±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状结肠组术中出血量(100±20)ml大于口腔黏膜组(5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造阴道狭窄和短缩程度方面,口腔黏膜组(4±1.1)cm较乙状结肠组(2±0.4)cm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组再造阴道湿润度评分(7.6±0.6)分优于口腔黏膜组(5.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腔黏膜微粒移植法比较,腹腔镜下带血管蒂乙状结肠阴道再造术功能重建效果更为理想。
- 侯俊杰马勇光张洁杨欣袁炯李健宁
- 关键词:MRKH综合征阴道再造乙状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