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红娟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油松
  • 1篇油松种子
  • 1篇幼苗
  • 1篇生理效应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胁迫
  • 1篇萌发
  • 1篇旱胁迫
  • 1篇干旱
  • 1篇干旱胁迫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张存莉
  • 1篇管桦
  • 1篇贺红娟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水引发对油松种子和幼苗的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解决油松种子在直播造林中发芽率低、幼苗抗旱性差的问题,研究了油松种子水引发的方法及引发对其种子和幼苗的生理效应,并对水引发后幼苗的抗旱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油松种子水引发的最佳条件为10℃,闭光条件下分批给种子加水,加水总量为种子初始质量的30%,引发10 d。水引发可显著(P<0.05)降低种子的半数发芽天数和硬实率,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最终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水引发种子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比对照也得到提高。水引发可增加油松幼苗的茎粗、鲜重及根长,降低其相对苗高;并极显著(P<0.01)提高了幼苗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根内脱氢酶活性,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干旱胁迫下,引发种子的幼苗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于对照39.6%、118.9%,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93.4%,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认为,水引发提高了种子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种子萌发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并通过增强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进而增强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功能,最终明显提高其抗旱性。
贺红娟管桦张存莉
关键词:油松生理效应种子萌发干旱胁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