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能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能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图像质量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拟行CCT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行能谱CCTA扫描,B组患者行常规CCTA扫描,A组图像分别经FBP和40%权重的ASIR重建,B组图像行常规FBP重建;两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检查中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和三组图像质量。结果 A组患者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ED均低于B组(P〈0.05),ED降低了约18.46%。A组和A1组患者桥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968,P=0.015),A组和B组患者桥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296,P=0.015),A1组和B组患者桥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P=0.982)。B组与A1组桥血管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均高于A组(P〈0.05)。A1组和B组图像质量、桥血管的SNR和CN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能谱CCTA联合ASIR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对桥血管的评估与常规扫描模式差异不明显,且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 刘婷腾飞谢秀丽李佩玲戴旭
- 关键词:能谱CT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成像
- 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显示价值:与MRM序列对照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和探讨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和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LSNRA)的显示价值及其影像表现。方法:采用常规MRI序列、3DMRM及3DPROSET序列扫描108例腰腿痛患者,MRM及PROSET序列所得图像均行3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3D-MIP);结合原始图像及3D-MIP图像观察双侧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形态及走行方向。结果:在获得优良图像的105例病例中,MRM、PROSET序列分别发现LSNRA7例和14例,发现率分别为6.67%和13.3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143,P=0.016);而常规MRI序列仅发现LSNRA3例,发现率仅为2.86%。所发现的14例变异中,Ⅱ型变异10例,占71.43%,其中Ⅱ-1型4例,占28.57%,Ⅱ-2、Ⅱ-3、Ⅱ-4型各2例,各占14.29%;Ⅲ型及Ⅵ型变异各2例,各占14.29%。结论:PROSET序列对硬膜外神经根变异的显示明显优于MRM序列,为硬膜外LSNRA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冉鹏程李松柏单明李琳谢秀丽
- 关键词:神经根病腰骶丛脊髓造影术
-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MS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行冠状动脉MSCTCA检查者23例,23例于CT检查前后行动脉造影(SCA)检查。以SCA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MSCTC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结果92.7%的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影像学评价。与SCA相比较,MSCTCA诊断冠状动脉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96.5%,、90.5%和96.5%,诊断冠状动脉重度以上狭窄或闭塞的敏感、特异、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7.2%、75.0%和98.6%。结论16层MSCTCA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 李佩玲徐克郭敏谢秀丽黎庶王雅丽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
-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3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搜集行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颈动脉体瘤12例,应用Aquilion1.42软件工作站对CT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 12例病变均为单发。CT平扫病变为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CT值39~48HU,边缘清晰;动脉期图像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且较均匀,CT值高达200HU以上;延迟扫描病变密度明显降低。12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其中3例包绕颈总动脉和颈内、颈外动脉,9例骑跨于颈动脉分叉处,压迫颈内动脉向后外推移、颈外动脉向前或前内推移。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可以对颈动脉体瘤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李佩玲冷仁利黎庶谢秀丽徐克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与体会被引量:19
- 2007年
- 采用16层螺旋CT对69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分析心率变化与检查成功率的关系,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其对检查成功率的影响。
- 郭敏李佩玲谢秀丽黎庶赵红
- 关键词:护理CT冠状动脉成像
- 双源CT对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0年03月间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并发现解剖存在变异者38例,发生率约1.25%,其中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11-75岁。利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后处理方法包括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主要观察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起源、走行与分布。结果 38例冠状动脉解剖异常中左侧24例,包括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3例、左前降支起自右侧冠状动脉窦5例、左回旋支与左前降支双开口9例、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4例、左回旋支起自右冠状动脉1例和左回旋支缺如2例。右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8例,包括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动脉窦3例、开口于左前降支2例、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例、右侧冠状动脉缺如1例;另有冠状动脉瘘6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李佩玲徐克谢秀丽董玉姝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方法:244例受检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三支冠状动脉显示较好,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心率≤70次/min且心律平稳,使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重建相位窗,MSCT可满意显示冠状动脉及分支。
- 谢秀丽李佩玲郭敏徐克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中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比较256层CT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收集接受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并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者9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者103例。扫描时记录容积剂量指数及扫描野长度,计算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所有患者均采用容积重建、曲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对各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组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组的平均心率分别为69次/min和78次/min,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4.11±1.36)mSv和(12.10±5.62)mSv(P<0.05),可评价率分别为94.1%和93.6%(P>0.05)。结论 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满意,应在心率符合扫描要求时最大限度的使用。
- 李佩玲李菁菁谢秀丽徐克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 心电编辑功能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9年
- 冠状动脉CTA作为无创性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方法已经广泛被临床所接受。虽然心率快慢已不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心律不齐仍被视为该项检查的禁忌症,目前尚无对于心律不齐状况下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收集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出现心律不齐患者共45例,通过对扫描实时心电图的观察及心电编辑方法的分析与总结,以达到使心律不齐患者的图像质量能得到明显改善的目的。
- 李佩玲徐克王传斌谢秀丽赵红
-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状血管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被引量:4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行MSCT增强检查的患者63例,设立无颈椎病症状者30例为对照组,利用三维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观察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3例中11例椎动脉表现正常,双侧椎动脉异常2例,单侧椎动脉变细38例,椎动脉局限性狭窄7例,椎动脉闭塞5 例;30 例对照组中椎动脉正常23 例,单侧椎动脉变细7例。椎动脉正常和血管变细两种CTA表现出现比率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63 例患者中横突孔两侧对称且大小正常者24例(38%),36 例一侧横突孔变小(57%);对照组中22 例两侧横突孔大小正常且两侧对称(73%),5例(17%)横突孔变小。两组间横突孔变小出现比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结构的改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李佩玲王强谢秀丽刘忱徐克
-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