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艾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国画
  • 7篇中国画
  • 6篇艺术
  • 5篇美术
  • 4篇上海美专
  • 3篇地缘
  • 3篇地缘文化
  • 3篇学科
  • 3篇中国画学
  • 3篇文化
  • 3篇画学
  • 3篇教学
  • 2篇学科化
  • 2篇学术体系
  • 2篇艺术家
  • 2篇山水
  • 2篇山水画
  • 2篇术家
  • 2篇教育
  • 2篇国画创作

机构

  • 15篇广州美术学院

作者

  • 15篇王艾

传媒

  • 5篇美术观察
  • 5篇美术学报
  • 2篇美术
  • 2篇粤海风
  • 1篇中国美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缘文化与美术潮流--粤东艺术家在上海、东南亚地区的现代主义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史中,大量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的学子放弃地理上更为接近的珠三角地区而选择旅沪学习美术,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之后定居南洋(东南亚地区旧称)发展,形成一个非常奇特的地缘文化现象。本文试从地缘文化与美术潮流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梳理这一史实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影响。
王艾
关键词:地缘文化上海美专
地缘文化交互作用下的“南洋画风”——中华美术研究会与东南亚华人美术(1936—1952)被引量:1
2023年
中华美术研究会是东南亚地区历史最为久远、规模最大的华人美术社团之一。其历史沿革、成员组合、艺术主张背后均有着浓厚的地缘文化因素,与中国美术在20世纪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性。本文以广东地区潮汕人群与新加坡华人之间的文化渊源为出发点,结合广东、上海、南洋等地的地缘文化关系,探讨现代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另一条路径,进而阐释中国美术在20世纪对东南亚的影响以及“南洋画风”概念在华人文化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王艾
关键词:地缘文化
笔墨的解放与重构——黎雄才晚年创作《珠江长卷》考论
2021年
在20世纪的美术史进程中,黎雄才无疑是行走在探索新国画发展的道路上最为精力充沛的一位画家。其一生从事国画创作的时间之长、留下的作品及手稿数量之多,均昭示着其在探讨现代山水画语言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一方面,黎雄才以写生为基础的创作方法,经过反复探讨、实践与演练而臻于成熟的艺术风格,在结合宋人传统、描绘现实方面显示出独到的表现力,从他自己的角度解答了中国画在踏入20世纪后半叶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国画如何表现生活;且附带形成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国画教学方法,培养了广东地区尤其是广州美术学院诸多后进的艺术家。
王艾
关键词:国画教学国画创作晚年创作写生
中国画学科化的切片个案--以上海美专与岭东中国画的亲缘关系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的萌芽与发展基本以西方或日本的先行经验为参考对象,美术这一学科亦不例外。各个在20世纪上半叶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现代美术学校,建校初期基本都以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办学制度及学科分类为圭臬。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才因为各种原因设立了"中国画"这一专业。本文试从岭东地区与上海美专之间的亲缘关系出发,探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与背后折射的问题。
王艾
关键词:中国画学科化上海美专
离散与聚合——地缘文化作用下近现代中国画学在东南亚地区的流播
2024年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发展过程中,大量来自粤东闽南地区的美术学子在上海求学之后,前往东南亚发展艺文事业。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海派风格超越了国界,广泛流播于南洋诸国。这背后折射的是地缘文化对美术潮流的影响力,又体现了传统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多种嬗变可能性。本文试从近代中国画面临的历史情景与转型需求出发,探讨这一历史事件对当下中国传统画学发展的启示。
王艾
关键词:地缘文化海派
格古求新——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青年教师创作状态管窥
2015年
20世纪初中国画变革的起源正是以西方现代美术为主体的外来艺术及现代教育制度的引入,使其在他者的对照中由"画"变成"国画"最终成为"中国画"的。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画教育与创作的任务逐渐转移到青年教师身上,日趋缓和的外部环境,伴随着都市化带来的地域文化差异性的消融,使青年艺术家的中国画创作已经开始回归到个人视野和多重选择的局面。跨地域、跨专业、跨媒介的交流亦为这个群体提供了多元互补的资源。
王艾
关键词:中国画视觉经验
从“有法”到“无法”——黎雄才山水画长卷艺术略论
2019年
在黎雄才的作品体系中,长卷画作数量不多,但在创作方式和画面处理上,他的长卷突出体现了其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其中以两件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代表,即作于中年时的《武汉防汛图》和晚年的《珠江》长卷。这两件年份相距近半个世纪的作品,有着尺幅巨大、构思复杂、创作时间漫长的共同特点,却在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最关键的审美格局上有着较大差异。
王艾
关键词:山水画画面处理尺幅
从艺术形式到学术体系——中国画的学科化与现代性
2020年
“中国画学”是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一个学术话题。本文试从20世纪初期中国画进入现代美术学校体系的案例出发,结合当下美术院校的新现象,讨论学科化这一事件如何推动了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
王艾
关键词:中国画学学科化学术体系
心灵深处的人文情怀——对林丰俗山水画的再解读被引量:1
2017年
每每翻阅林丰俗的画作资料或者在展览中看见他的作品时,便觉得有许多想法要说,然而一旦付诸文字却觉得并非易事。这并不是因为作品本身难以解读,恰恰相反,林丰俗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明晰与流畅,是艺术界众所周知的。
王艾
关键词:心灵深处岭南画派艺术理念生命结构艺术经历画语录
学术介入与问题意识——对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创作系列展览的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十几个省市、二十多所艺术高校和专业机构、上百位艺术家、六百多幅参展作品、一整座美术馆——依照惯常的概念,如此规模浩大的美术展览,往往是综合性的举国体制式活动,囊括不同领域的艺术媒介以及各行各业的艺术工作者。但是在2017年12月6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丹青语境——2017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绿、重彩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创作作品展”中,这一切仅仅围绕一个看似非常具体且专业性的话题: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中国画学科的山水画专业,如何展开关于“色彩”的教育与创作?
王艾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教学创作美术展览山水画教育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