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云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铁基粉末冶金气体N-C共渗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含Cr铁基粉末冶金的气体N-C共渗技术,分析了氮化层组织和相结构。结果表明:含Cr铁基粉末冶金有很高的气体氮碳共渗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渗层组织为化合物层+扩散层,相组成主要为α相和γ′相。
- 王巧云何源张鹏飞王佐平
- 关键词:铁基粉末冶金
- 单元技术及网格剖分对弯曲应力的影响研究
- 2016年
- 使用实体单元技术可以处理剪切锁定的问题,由于个人经验与知识积累的不同,使得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存在差异,若不进行分析,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为解决该问题,文章以悬臂梁的弯曲应力作为判断依据,详细研究了缩减积分、一致缩减积分、增强应变和简单增强应变等实体单元技术及网格剖分对弯曲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线性静力学分析中优先选取高阶单元;若采用低阶单元,推荐增强应变或简化增强应变的六面体来计算弯曲应力。该结论为细长或薄壁结构零件弯曲应力计算时的单元技术选择和网格划分及单元层数提供了参考准则。
- 杨晓龙王巧云韩敏建
- 关键词:悬臂梁网格划分弯曲应力有限元分析
- 42CrMo汽车转向节臂的热处理工艺改进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汽车转向节臂断裂后的硬度检查及金相组织分析,对该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探讨,确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有效的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 王巧云张鹏飞
- 关键词:金相组织
- 45钢齿轴热处理工艺的改进被引量:2
- 2013年
- 对齿轴采用45钢调质处理现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组织分析,观察到粗大组织和各种形态的铁素体,其组织和性能未能达到调质热处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有关资料,研究齿轴采用亚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的组织及性能,确定45钢齿轴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生产制定工艺提供依据。
- 王巧云白俊兰
- 关键词:45钢齿轴金相组织亚温淬火
- 42CrMo钢减速器齿轴断裂分析及组织调控被引量:2
- 2010年
- 对42CrMo钢减速器齿轴的断口进行分析,对齿轴硬度进行检测并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轴的金相组织未达到要求造成硬度不足,从而使齿轴发生剪切断裂。根据齿轴的技术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热处理参数。
- 王巧云白俊兰
- 关键词:42CRMO钢齿轴金相组织
- 金属工艺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 2004年
-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发展的新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属工艺学课件的设计制作思路 ,制作的素材 。
- 王巧云宋敏韩敏建
-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课件多媒体
- 轴承圈淬火脱碳和变形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并解决造成机械零件报废的两个重要原因—淬火变形和脱碳。方法以轴承圈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变形和脱碳原因分析。结果脱碳主要由于煤油的裂解效果差、淬火炉内产生的负压、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降低及操作者的淬火速度慢这四个因素造成的;变形主要与零件的摆放决定的冷却速度不同有关。结论采用小贝力克箱式炉淬火加热,冷却用好富顿油,平装装炉,吸热式保护气氛很好地解决了淬火脱碳和变形问题。
- 王巧云张鹏飞
- 关键词:轴承圈脱碳淬火
- 涂层式裂纹监测系统中基体裂纹穿越行为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建立了智能涂层的两相模型与三相模型,基于能量准则分别用这两种模型研究了基体裂纹达到涂层界面后的穿越/偏转行为.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相对裂纹扩展长度、弹性错配参数及界面层厚度对偏转裂纹与穿越裂纹能量释放率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体裂纹到达驱动层与基体界面时,能量释放率之比不仅与基体和驱动层之间的弹性错配相关,而且当驱动层较薄时对驱动层与传感层之间的弹性错配亦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随着驱动层厚度的增加,能量释放率之比对驱动层与传感层之间的弹性错配的依赖性逐渐降低.通过与实验结果相比,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基体裂纹在界面的扩展行为,可用于智能涂层裂纹传感器的优化设计.
- 孙洋王彪王巧云刘马宝
- 关键词:有限元法
- 以金属为基体的智能涂层应力状况研究
- 2015年
- 智能涂层由与结构基体紧密结合的驱动层、探测信息的传感层及相应的保护层构成,对智能涂层与基体产生裂纹的部位、时间一致,裂纹扩展的过程一致或具有线性相关性进行了随附损伤分析。进一步利用弹性力学分析法对以金属为基体的智能涂层应力状况进行探讨,为后续智能涂层的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 王巧云韩敏建杨晓龙刘马宝
- 关键词:应力
- 铝合金结构腐蚀传感器综述被引量:4
- 2014年
- 基于铝合金材料发生腐蚀后,其电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通过监测电特性的变化实现铝合金结构腐蚀程度评估的特性,重点描述了电流式、电阻式、阻抗式等腐蚀传感器的主要构造、功能及其工作原理。这些腐蚀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为早期发现飞机结构的腐蚀损伤提供了技术储备和有效手段,有利于及时采取修理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飞机结构发生重大腐蚀故障。最后提出了飞机结构腐蚀传感器研发的基本构想和总体思路,明确了其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 刘马宝王巧云张勇陈跃良
- 关键词:铝合金结构传感器电化学腐蚀腐蚀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