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燕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瘘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出血
  • 2篇切除术后
  • 2篇后出血
  • 2篇并出血
  • 2篇肠切除术后
  • 2篇迟发
  • 2篇出血
  • 1篇胆囊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杨海燕
  • 4篇万柏江
  • 4篇刘卓
  • 4篇张翀
  • 4篇邓海
  • 4篇刘立民
  • 4篇张宗明
  • 3篇朱明文
  • 3篇宋蒙蒙
  • 2篇林方才
  • 2篇魏文平
  • 2篇骆旭
  • 2篇刘子旭
  • 1篇王培
  • 1篇姜楠
  • 1篇缪洁萍
  • 1篇韩文勇
  • 1篇田祖豪
  • 1篇朱红艳
  • 1篇郭金星

传媒

  • 2篇外科(汉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胰瘘、出血是PD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D术后胰瘘、出血,一直是外科临床的棘手难题。本文结合1例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壶腹癌患者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探讨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杨海燕钟丽群朱红艳骆旭廖家红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术后出血
长期慢性肾衰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治体会
2017年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是慢性肾衰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通过低磷饮食、磷结合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SHPT,甲状旁腺切除术日益受到重视,但其手术指征尚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文结合我们对一例18年无尿的61岁SHPT患者的诊治体会,深入探讨SHPT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
朱明文张宗明林方才缪洁萍王培张翀邓海于宏伟刘卓刘立民万柏江刘子旭杨海燕廖家红骆旭温雪魏文平宋蒙蒙赵月姜楠张子超张振亚潘丽洁郭金星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诊治体会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C级胰瘘并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总结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胰瘘(术后5 d)并出血(术后21 d)患者的诊治经验和体会。结果发现胰瘘后第2天开始应用生理盐水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局部冲洗,胰瘘引流量逐渐减少;发现腹腔出血后立即应用肾上腺素盐水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局部冲洗、结合凝血酶局部保留灌注,24 h后出血停止;继续应用生理盐水持续局部冲洗7 d,术后第28天康复出院。结论非手术治疗可成功救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迟发性C级胰瘘并出血。
万柏江杨海燕韩文勇田祖豪刘立民张翀刘卓于宏伟邓海张宗明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瘘手术后出血
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1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8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1:4。近年来,尽管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但乳腺癌同时合并甲状腺癌者却很少见。本文结合我们对一例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精准诊治体会,深入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诊治原则,以期提高其诊治效果,避免漏诊漏治。
朱明文张宗明林方才刘立民邓海张翀于宏伟刘卓万柏江杨海燕宋蒙蒙赵月
关键词:乳腺癌甲状腺癌双原发癌CANCERTHYROIDCANCERCANCERENDOCRINE
高龄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的手术指征、时机和技巧,以期提高其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3例高龄老人(≥80岁)ACC病人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83.5±2.7)岁,根据其是否具有手术指征,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其并存病、实验室检查、手术时机(术前发病时间、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高龄老人ACC病人手术组17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例(最大年龄88岁,成功率100%),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4例,非手术组26例。手术组较非手术组疗效显著提高(P=0.003),LC组治愈率(92.3%)显著高于OC组(75.0%)。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术后并发症有一定影响。结论高龄老人ACC病人LC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治疗,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张宗明刘卓刘立民宋蒙蒙张翀于宏伟万柏江刘子旭朱明文邓海杨海燕魏文平赵月
关键词:高龄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