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卿
- 作品数:32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糖尿病肾病UACR与CTRP13、平均红细胞容积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EDN)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ACR,UACR)与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8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根据UACR分为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UACR<30mg/g)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6例(30mg/g≤UACR≤300mg/g),并同期在体检中心收集正常对照组(CG组)30例,检测各组的血细胞分析如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等及血清CTRP13和生化指标如血脂和肾功能,进行三组临床资料的比较,并以UACR为应变量,其他多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三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MCV、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空腹血糖(FBG)、UACR、CTRP13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CV在CG组中最大(92.85±4.08)fl,T2DM组已明显下降(89.62±3.32)fl,EDN组进一步下降(87.68±3.68)fl(F=13.356,P<0.01);CTRP13在T2DM组(38.27±15.79)ng/ml,低于CG组(42.45±13.16)ng/ml,但到EDN组(53.14±18.29)ng/ml极度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TRP13、TG、TC、Cr、FBG相关。UACR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CV、Cr、CTRP13是UACR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UACR的增大,MCV呈现下降趋势,而UACR与Cr、CTRP13呈正相关,MCV、CTRP13可能成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
- 王慧卿薛文华李银玉张继敏黄正丽孙喜明尉杰忠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平均红细胞容积
- ^(99)Tc-MDP与甲泼尼龙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甲泼尼松龙和99Tc-MDP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0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相关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简称GO)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甲泼尼龙治疗组即激素组(30例)和99Tc-MDP组(30例),激素组应用甲泼尼龙50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3日,每隔4天再继续静脉滴注3天,连续3次,99Tc-MDP组将99Tc-MDP 10 mg,A剂注入B剂瓶内,充分混匀,在室温下静置5 min后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缓慢滴入,2~3 h滴完,21 d为1疗程。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自觉症状、突眼度、复视等的改善情况。结果激素组总有效率在GO活动性、突眼度、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的改善方面高于99Tc-MDP组(χ2=4.800,4.593,4.509,3.976,P=0.028,0.032,0.034,0.046)。结论甲泼尼龙治疗GO优于99Tc-MDP。
- 王慧卿王雪琴王桂英李银玉黄正丽张继敏尉杰忠
- 关键词:甲泼尼龙99TC-MDPGRAVES眼病复视眼球运动障碍
- 尾加压素Ⅱ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基因Ser89Asn多态性和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T2DM组163例和正常对照组80例U-Ⅱ基因第4外显子89位点由Ser置换成Asn的变异,即Ser89Asn。结果昆明地区汉族人群U-Ⅱ基因正常对照组Ser/Ser56例(70%),Ser/Asn19例(23·8%),Asn/Asn5例(6·2%),T2DM组Ser/Ser83例(50·0%),Ser/Asn67例(40·4%),Asn/Asn16例(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9,P=0·012)。结论U-Ⅱ基因的Ser89Asn多态性和昆明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发生有关。
- 王慧卿尉杰忠蒋绿芝
- 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T2DM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70例患者分为T2DM并发白内障组和单纯T2DM租,进行性别、年龄、BMI等多指标的比较。结果 T2DM并发白内障组的年龄、病程、BMI、FPG、HbA1c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排除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白内障发病与否为应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BMI、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病程、BMI、HbA1c是T2DM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
- 王慧卿王桂英蒋绿芝
-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两组,①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②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组做对照。进行体重指数(BMI)、血脂、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的体重、BMI,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IR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对照组(P<0.05)。结论TC,TG,HOMA-IR,BMI,LDL和糖尿病脂肪肝的形成有关。脂肪肝形成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2hPBG是2型糖尿病脂脂肝形成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王慧卿蒋绿芝李郑芳林昶童书云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脂肪肝
- 蟾酥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蟾酥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 收集细菌性肝脓肿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腔内抽脓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蟾酥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监测两组疗效、体温、血常规、降钙素原等多个项目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比80.0%,χ^2=4.043,P=0.044).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5.67±2.16)d比(7.00±1.41)d]、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7.83±2.32)d比(9.82±1.94)d]、降钙素原恢复时间[(7.00±1.67)d比(9.00±1.41)d]、症状消失时间[(5.17±1.72)d比(7.50±1.87)d]、脓肿消失时间[(12.00±3.41)d比(16.00±2.37)d]均短于对照组(t=-2.601、-2.890、-2.236、-2.248、-2.362,P=0.026、0.016、0.049、0.044、0.041).结论 蟾酥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尉杰忠王慧卿李蛟马存根
- 关键词:蟾酥注射液抗菌药
- U-Ⅱ、MMP9基因多态性与昆明汉族2型糖尿病相关性
- 蒋绿芝王慧卿潘勇翔景强李佳杨水生李郑芳童书芸
-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率先在国内报道了尾加压素(U- II)基因的S89N多态性和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U- II基因的S89N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同时发现U- II基因S89N多态性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基质金属蛋白酶尾加压素
-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3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的50例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BMI、血糖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病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明显升高。为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腔梗发病与否为应变量,其他各因素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
- 王慧卿王桂英李银玉张继敏黄正丽尉杰忠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
- 妊娠相关的糖尿病调查及强化降糖对围生期胎儿的影响
- 2021年
- 妊娠是女性重要的阶段,妊娠期间容易导致糖尿病发生。妊娠女性的糖尿病发生涵盖即将发生、已经发生及发生严重等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同正常的妊娠孕妇相比,出现妊娠相关的糖尿病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性更高,所以就强调给予此类孕产妇合理的指导并且强化降糖管理,以尽可能地改善围生结局情况。本次研究中就妊娠相关的糖尿病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并探讨合理降糖措施的实施对于围生期胎儿的影响,报告如下。
- 孙喜明丁晶佘雪梅李银玉牛乐乐王慧卿王宏
- 关键词:围生期强化降糖糖尿病孕妇妊娠胎儿
- 力邦喜通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DPN患者,均在统一调控血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和疏血通6ml,一次/天,连续应用14天。结果:VAS评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TC、TG、LDL均显著改善(P<0.05);CRP显著下降(P<0.01);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显著。
- 王慧卿王桂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前列地尔疏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