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祝环
-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老子对“道”的“智性直观”
- 2011年
- 老子的"道"具有不可言说的至高地位,我们的感性不能直观它,这使得"道"和康德的"知性物"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老子的"道"是可以为我们所认知的,这一点又不同于康德的"知性物"。老子认为我们既不是用"心"来思维"道"的具体特征,也不是用感性来直观"道",而是用"心"来观照"道",也就是直观"道"。这样就和康德"智性直观"的概念有了契合之处,但不同的是,康德认为人类不可能拥有"智性直观"。
- 刘祝环李永洪
- 关键词:老子智性直观
- 王充无鬼论与妖祥说之间矛盾的辨析
- 2010年
- 王充的思想体系看似充满矛盾,在有鬼与无鬼的观念方面就体现为王充在对鬼神迷信批判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妖祥说。实际上,就像王充其他的一些主要矛盾一样,他的这对矛盾是别人对他的思想误解所致。王充的妖祥说具有自己独特的意思,与他无鬼的思想是不矛盾的。
- 李永洪刘祝环
- 王弼“圣人有情”的本体论基础
- 2005年
- 王弼以道家的自然人性观为基础,认为“性”本朴实,混沌而无善恶;同时在情的问题上主张情分善恶。情的“善恶双遣”是性的朴实被破坏的结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性即是情,情即是性。王弼用一种体用合一的方法论将性和情统一起来,其中有道家的“动”、“静”、“无”等概念,也有儒家的“阴”、“阳”、“善”、“恶”等概念,比较成功地在人性论上达到了儒道的融合。
- 刘祝环李永洪
- 关键词:人性论
- 从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被引量:1
- 2014年
-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与全球化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致力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正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开放,加强和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更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大繁荣。
- 刘祝环
- 关键词:世界交往
- 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看中国人际关系的实践性
- 2013年
- 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的提出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正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得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在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实践性,这个实践性与中国现时代充分发展了的人际关系的实践性相一致。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现实操作层面的实践性,是一种物质化、利益化的交往关系。
- 刘祝环
- 关键词:人本质人际关系
- 生命因意志而存在——感悟叔本华人生哲学被引量:3
- 2005年
- 叔本华的哲学认为人生和世界都是意志的产物。意志是生命的本质乃至整个世界的本质;意志是盲目的冲动、是生命的欲望。但是意志又是痛苦的源泉,要消除痛苦不可避免的就要消除产生生命的意志,世界最终变成虚元。
- 李永洪刘祝环
- 关键词:叔本华表象生命意志
- 饥荒根源于权利失败——阿马蒂亚·森福利伦理思想评价
- 2007年
-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尤其突显了他对权利的独到见解与重视:他把造成“饥荒”的根源看作是权利的丧失,这也正是其对福利伦理的贡献。
- 刘祝环刘芳
- 关键词:权利
- 荀子的鉴史思想被引量:1
- 2005年
- 吸取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是荀子鉴史思想的立足点。其内容主要有“法后王”、“以近知远”、“详近略远”及在此基础之上坚持“礼治”为本等。
- 刘祝环粟竹玲
- 关键词:荀子法后王
- 阿马蒂亚·森对福利伦理的贡献
- 本文着重论述阿马蒂亚·森在强调权利方面对福利伦理所作出的主要贡献。作为一个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德高望重,以致成为与“福利经济学”这个名词相提并论的经济学家,森在他的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强调从伦理的层面来解读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
- 刘祝环
- 关键词:权利和谐社会
- 文献传递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先进性被引量:1
- 2013年
- 协商民主是不涉及少数与多数的民主,是坚持求同存异,讲求合作、参与、协商、包容,以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的民主,是对间接民主、代议民主、远程民主的完善和超越的民主,是当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民主。其实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
- 刘祝环
- 关键词:政治协商协商民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