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霓 作品数:7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沙丁胺醇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在生理酸度条件下(pH7.4),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C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并结合分子模拟、DNA熔点及粘度测定,研究了沙丁胺醇(Sal)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以静态方法猝灭Sal的内源荧光,25℃时ctDNA与Sal的结合常数为1.26×104L·mol,氢键和范德华力是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Sal存在下,ctDNA的熔点无明显变化,KI荧光猝灭效应和盐效应不明显,证实Sal与ctDNA主要通过沟槽模式结合。FT-IR与分子模拟结果显示,Sal倾向于与ctDNA的胸腺嘧啶(T碱基)结合。CD和凝胶电泳分析表明,Sal与ctDNA结合没有对DNA产生明显损伤,DNA仍维持B型构象。 夏开心 曾霓 胡松 张国文关键词:沙丁胺醇 小牛胸腺DNA 分子模拟 瑞香素与β-乳球蛋白的结合特性及其对β-乳球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本实验模拟人体生理酸度(pH 7.4),采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瑞香素与β-乳球蛋白(β-LG)的结合特性及瑞香素对BLG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瑞香素对β-LG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能力,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单一静态猝灭。β-LG与瑞香素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104 L·mol-1数量级。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熵变和焓变均为正值,表明疏水作用是驱动瑞香素-β-LG复合物形成的主要作用力。分子模拟结果显示,瑞香素插入β-LG疏水空腔,与Ala80,Glu55,Leu54,Leu93,Lys75,Ile78,Pro79,Phe82,Thr76等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结果显示,瑞香素与β-LG结合导致β-LG色氨酸残基周围微环境的疏水性降低,α-helix和β-折叠含量增加,β-转角与无规卷曲含量降低,β-LG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 张国文 姜海花 刘英英 曾霓关键词:瑞香素 Β-乳球蛋白 荧光猝灭 光谱法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磺胺甲恶唑与左氧氟沙星的协同作用 2017年 在模拟人体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磺胺甲恶唑(SMZ)和左氧氟沙星(LVFX)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MZ、LVFX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导致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SMZ、LVFX在HSA上有相同的结合位点,即Site I位。在HSA-SMZ(或HSA-LVFX)体系中分别加入LVFX(或SMZ),其结合常数均明显减小,表明LVFX(或SMZ)的存在削弱了HSA-SMZ(或HSA-LVFX)体系的结合能力,使得LVFX(或SMZ)更多被释放,血液中游离的LVFX(或SMZ)浓度增大,SMZ与LVFX共存能够协同增强药效。 周雪 张国文 曾霓关键词:磺胺甲恶唑 左氧氟沙星 人血清白蛋白 分子模拟 国内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8年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然而,近年来滥用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倍受关注。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近三年来国内食品添加剂中的着色剂、抗氧化剂、甜味剂、防腐剂及食用香精香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张国文 胡兴 丁花芳 曾霓 王凤凤 王瑞 周智圣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光谱学技术研究食品着色剂柠檬黄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性质 被引量:5 2015年 本实验模拟人体生理酸度(p H 7.4),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食品着色剂柠檬黄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柠檬黄对BSA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能力,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单一静态猝灭,计算得出的热力学参数熵变和焓变均为负值,表明氢键和范德华力是驱动柠檬黄-BSA复合物形成的主要作用力,25℃时结合常数已经达到3.04×105L·mol-1,表明柠檬黄与BSA有较强的亲合力。位点竞争实验表明:柠檬黄主要结合至BSA疏水空腔的亚域IIA,即site I位。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柠檬黄与BSA结合引起BSA的表面疏水性增加,α-helix的含量减少,BSA二级结构发生了部分改变。 胡松 曾霓 刘英英 潘军辉 张国文关键词:柠檬黄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根皮素对酪氨酸酶活性与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紫外、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并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根皮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构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皮素是一种可逆性混合型抑制剂,半数抑制浓度IC_(50)=(5.84±0.35)×10^(-1)mol·L^(-1),根皮素的加入可以猝灭酪氨酸酶的内源性荧光,两者有一个结合位点,298 K时的结合常数为2.62×10~4 L·mol^(-1),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是驱动根皮素与酪氨酸酶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根皮素对酪氨酸酶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微环境几乎不产生影响,但会引起酪氨酸酶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分子模拟结果显示,根皮素分子插入到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形成4个氢键,占据活性中心位点,阻止底物结合到活性中心,从而导致酪氨酸酶催化活性下降。 张国文 宋欣 曾霓关键词:酪氨酸酶 分子模拟 漆黄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2019年 运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漆黄素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漆黄素能够与胰蛋白酶作用形成复合物并导致胰蛋白酶内源性荧光发生静态猝灭,该结合主要由疏水作用力驱动,25℃时,结合常数为7.94×10^4L·mol^-1,二者存在一个结合位点。漆黄素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胰蛋白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漆黄素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从而影响漆黄素的抗氧化活性。 刘凯 曾霓 胡兴 张国文关键词:漆黄素 胰蛋白酶 相互作用 分子模拟 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