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 作品数:18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52例,男189例,女663例;年龄22~87,平均(64.9±7.9)岁.诊断为骨性关节炎829例、风湿... 宋洋 周一新 唐杞衡 尹星华 黄行健 杨德金关键词:单侧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2例,这些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周径发生改变、Homans征阳性时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ultrasonography,USG)检查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同时记录入组患者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事件的发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类型、单双侧、糖尿病史、术前血糖、术前胆固醇、术前甘油三酯、术前D-dimer等与症状性VT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症状性VTE 19例(3.16%),其中远端DVT 18例(3.00%),近端DVT 4例(0.66%),PE 2例(0.33%)。症状性VT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74±9.04)岁,显著高于其余患者人群(OR=1.065;95%CI=1.001~1.133;P=0.047)。[结论]症状性VTE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进行常规的预防,其发生率仍不低。年龄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VTE预防措施。 尹星华 周一新 唐杞衡 宋洋 黄行健 杨德金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同期双侧、单侧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同期双侧髋膝关节置换术(SB-TJA)与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U-TJA)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接受初次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1 675例患者,接受SB-TJA者246例(SB-TJA组)、接受U-TJA者1 429例(U-TJA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各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 SB-TJA组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疾病7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伤口并发症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U-TJA组分别为47、17、54、9、17、12例,两组各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8岁(OR=1.986,P=0.01)和ASA分级Ⅲ级(OR=4.136,P=0.031)是术后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接受SB-TJA与U-TJA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年龄>68岁和ASA分级Ⅲ级是SB-TJA与U-TJA术后发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黄勇 唐杞衡 尹星华 宋洋 杨德金 唐浩 周一新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ASA分级 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率。[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2018年本院收治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测定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假体周围感染培养阳性菌株共295株,革兰阳性球菌占80.00%(236/29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6.78%(79/29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85%(22/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5.08%(133/29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检出率为79.70%(106/133)。MRSA对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86.36%(19/22)和90.91%(20/22),MRCoNS对利福平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4.91%(90/106)和86.79%(92/106),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比例最高,且MRCoNS的检出率远高于MRSA,需引起临床重视。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敏感外,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敏感率也较高,可作为抗感染治疗的选择。 程翔 梁玉龙 邵宏翊 宋洋 郭宇关键词:假体周围感染 病原菌 葡萄球菌 耐药 T-smart断层融合技术在评估股骨柄假体周围透亮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断层融合技术在诊断股骨柄假体周围透亮线的准确性,并与X线平片、减伪影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探索断层融合技术对早期、微小假体周围透亮线透亮线的检测优势,为临床上假体松动的早期诊断提出建议。 黄行健 周一新 唐浩 杨德金 尹星华 宋洋 黄勇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适度运动,保护关节 2019年 我去年刚退休,以前由于长期坐办公室,很少运动,身体素质比较差;现在开始加强锻炼后,精神虽然好多了,但是关节却产生了疼痛。请问这种症状是与锻炼有关吗?平时该怎样保护关节呢?——贵阳读者人的关节表面是光滑、半透明、有弹性的,由一层透明软骨组成。透明软骨本身没有神经分布,是没有感觉的,在我们的运动过程中能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透明软骨下就是骨骼。关节周围被一层关节囊所包裹,使关节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在其中有人体分泌的关节液,对关节起到润滑的作用。 宋洋关键词:关节囊 身体素质 锻炼 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52例,男189例,女663例;年龄22-87岁,平均(64.9±7.9)岁。诊断为骨关节炎829例、类风湿关节炎23例。记录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医生组别、糖尿病、高血压、术前血栓(通过双下肢彩色超声检查确定)、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压积、术前总蛋白、术前肌酐、术前尿素氮、术前凝血酶原活化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起始平均动脉压、麻醉方式、氨甲环酸使用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筛选与术后输血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为663例(77.8%),术前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者71例(8.3%),术前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者27例(3.2%),术中使用氨甲环酸者740例(86.9%),输血者202例(23.7%)。在单因素分析中,男性与女性、年龄≥70岁与〈70岁、术前血红蛋白正常与低于正常、术前红细胞压积正常与低于正常、氨甲环酸使用与未使用组患者术后输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女性[OR=2.283,95%CI(1.405,3.711)]、年龄/〉70岁[OR=2.048,95%CI(2.064,4.292)]、术前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男性〈120g/L、女性〈110g/L,OR=I.506,95%CI(1.376,4.427)]、术前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男性〈40%、女性〈37%,OR=3.412,95%CI(1.086,6.591)]均为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未使用氨甲环酸组术后输血率63.2%、使用氨甲环酸组14.9%,未使用氨甲环酸组术后输血量为(280.4±374.4)ml、使用氨甲环酸组为(95.4±210.5)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 宋洋 周一新 唐杞衡 尹星华 黄行健 杨德金关键词:输血 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临时间隔物并二期髋关节翻修手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3月进行二期髋关节翻修手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2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48±12.26)岁。采用一期取出假体、清创的抗生素间隔物置入,二期行关节翻修置换术。分析患者感染病原,通过比较术前术后Harris评分评估翻修术的效果。[结果]2例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患者经数次清创后仍不能控制感染,另1例患者二期翻修因感染复发失败。其余26例患者二期手术后平均随访(29.12±9.26)个月(12~51个月),没有发生假体松动和感染复发,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8.11±19.42)分(18~91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84.27±14.11)分(58~1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通过一期清创,间隔物置入及二期翻修手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重建髋关节功能。而MRSA造成的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一期清创失败的原因之一。 邵宏翊 宋洋 边涛 郭盛杰 周一新关键词:翻修 球形骨部通心辅助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骨部通心辅助设备,包括一定位部和一导向部,定位部具有一凹陷的球面,并且在定位部上开有一贯穿所述球面的过孔,导向部固定连接在定位部上,在导向部上开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定位部的过孔贯通,并且导向孔的中心线通... 陈明学 周一新 杨德金 唐浩 宋洋文献传递 钽金属骨小梁臼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钽金属骨小梁(TM)臼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联合应用TM臼杯和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患者19例20髋,其中男8例9髋,女11例11髋。所有患者均得到早期随访,平均随访8.4(4~17)个月,平均52.7(28~62)岁。均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术前及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相对于泪滴连线位置;采用X线片观察术后即刻及随访时TM臼杯及钽金属加强块周围透亮线、假体是否移位;统计所有并发症情况。结果髋关节手术前后的Harris总分术前34.0分,随访时78.3分,手术前后Harris总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17.01,P〈0.01)。患侧旋转中心高度术前34.4 mm,术后21.4 mm,手术前后旋转中心的高度具有统计学差异(t=-3.11,P〈0.01)。所有患者随访时臼杯及钽金属加强块均稳定。所有患者随访时无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TM臼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能够增加与宿主骨的接触面积,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同时又能重建相对正常的旋转中心,为恢复正常的髋关节生物力学打下基础。 黄勇 周一新 郭盛杰 唐浩 唐杞衡 顾建明 杨德金 尹星华 宋洋关键词:再手术 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