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伟伟

张伟伟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1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溶栓
  • 4篇支架置入
  • 4篇支架置入术
  • 4篇置入
  • 4篇置入术
  • 4篇治疗急性脑梗...
  • 4篇溶栓
  • 4篇尿激酶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激酶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梗死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焦虑
  • 2篇肝癌
  • 1篇动脉化疗

机构

  • 8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张伟伟
  • 4篇杨迎花
  • 4篇赵玉涛
  • 2篇杨鸿芳
  • 2篇刘秀芳
  • 1篇解东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芳香疗法对缓解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芳香疗法是一项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疗法,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作为传统医学的替代品或与传统医学结合使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精油(EO)开始用于健康和保健中。由于芳香疗法成本低,不良反应少,且能明显改善患者整体健康,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西医中EO用于治疗疼痛、焦虑、失眠等替代疗法。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侧重于对芳香疗法的疗效分析,很少对芳香疗法是如何发挥作用及EO的有效物质是如何作用于受体发挥疗效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对芳香疗法作用于受体缓解症状的机制及常用于治疗的EO种类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者应用芳香疗法提供依据。
赵敏解东康永姣张伟伟焦丽辉
关键词:芳香疗法精油替代疗法
ExoSeal血管封堵器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疼痛和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术后制动时间、疼痛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血管介入科首次经股动脉入路行TACE治疗的145例原发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住血管介入一科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ExoSeal血管封堵器),同期入住血管介入二科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术后制动时间、疼痛量表(NR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术后制动时间、NRS得分、SAS得分、术后并发症总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应用血管封堵器缩短了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制动时间,缓解了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及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刘秀芳张伟伟吴海平许俊芳张卫丽杨鸿芳杨贤达江倩倩
关键词:TACE原发性肝癌血管封堵器
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观察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获得基本资料,为急性脑梗死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B组各63例。A组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
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均于发病6h内就诊并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对照组于发病6h后给予上述治疗措施,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等级、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果试验组血管再通评价3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0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FA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为显著的预后治疗效果。
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
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干预模式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TACE治疗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血管介入一病区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介入二病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模式,研究组采取在传统干预模式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团队,实施围术期患者管理路径的MDT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水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焦虑、疼痛得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首次进食水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明显提前、焦虑得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MDT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刘秀芳张伟伟吴海平许俊芳张卫丽杨鸿芳杨贤达江倩倩黄景香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焦虑
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
2019年
探讨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方法:选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救治的30例血液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30例血液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安全性、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系统分析,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张伟伟
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TNF-α、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TNF-α、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月该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均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然后对具有显著残余的血管狭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并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NF-α、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126例患者血清TNF-α、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TNF-α、D-二聚体水平。
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急性脑梗死血清学检查
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3例。A组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B组单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1、7、14、21天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B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全部成功再通占100%,未成功再通为0例,B组血管成功32例占50.8%,未成功再通31例占4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脑出血1例(1.59%),转院治疗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而A组未有脑出血发生。2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ACI,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