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泉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检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FH)检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宫颈异常患者238例进行FH检测及高危型HPV检测,并以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及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H检测与高危型HPV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238例受检者中,TCT检测确诊正常或炎症(NLM)97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级别者141例;对ASCUS以上级别者进行病理活检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以上病变70例;CINⅡ级以上患者FH检测阳性率为92.86%(65/70),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率为95.71%(67/70);FH检测对CINⅡ级以上病变筛查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6%(58/70)、85.92%(60/70),高危型HPV检测筛查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29%(66/70)、98.59%(69/70),两种方法筛查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0.25,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FH检测,但FH检测操作简便、经济、快捷,更适合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大范围筛查。
- 程锦周萍李茗薇吴泉
- 关键词:癌前状态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DNA检测细胞学技术
- Prolift 系统网片盆底重建术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采用prolift系统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依据POP-Q分度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prolift系统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效果和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 prolift 系统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3.3) min,术中出血量为(68.5±28.1)mL,术后住院时间为(8.9±2.3)d。所有患者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症状得到改善。随访中出现2例疼痛及网片侵蚀,1例臀部脓肿,均经治疗后好转。结论采用prolift系统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短期疗效肯定,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考虑。
- 吴泉周萍王燕
- 关键词:子宫脱垂全盆底重建手术后并发症
- 急诊妊娠黄体剥除术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诊妊娠黄体剥除术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诊保守性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行妊娠黄体剥除术)和对照组28例(未行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术后PE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EP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X^2=4.47,P〈0.05)。结论急诊妊娠黄体剥除术预防PEP发生的作用明显,且操作简单易行。
- 吴泉王燕
- 关键词:妊娠异位
- 口服孕三烯酮、子宫全切、放置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性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口服孕三烯酮、子宫全切、放置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性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药物治疗组和曼月乐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性功能各方面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组患者术后性唤起、性高潮及性心理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欲方面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性行为异常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各项性功能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曼月乐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婚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组患者治疗后与同期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婚姻质量改善程度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组患者术后与治疗前相比婚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性功能和婚姻质量提升最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泉周萍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婚姻质量
- 216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2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136例,占62.96%。无临床症状者80例,占37.04%,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77.78%。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决定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 程锦吴泉
-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手术方式
- 表观扩散系数值和比值是诊断子宫内膜腔肿瘤病变的重要参数被引量:4
- 2019年
-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48名女性子宫内膜腔肿瘤患者病例,以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在子宫内膜腔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患者分组如下:组1,子宫内膜癌患者;组2,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组3,粘膜下平滑肌瘤患者;另外,A组为恶性病变患者;B组为良性病变患者。通过测量肿瘤和外肌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计算所有患者的肿瘤-子宫肌层表观扩散系数(ADC)比值,并通过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确定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发现,组1平均ADC值和比值低于组2和组3,组3的ADC值和比值均低于组2,组1、组2、组3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敏感性分别为91.6、98.9和68.4,特异性分别为82.3、87.8和58.2。组1、组2、组3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比的敏感性分别为92、98.4和66,特异性分别为77.5、95和65。A和B两组在平均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比值方面差异显著,ADC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0.5%,ADC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76.8%。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比值是确定子宫内膜腔肿瘤患者肿瘤病变的重要参数。
- 程锦张红波吴泉李凡李茗薇黄海营周萍
- 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影响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84例初次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孕产次、避孕方式、年龄、停经天数、保守性输卵管妊娠手术史、输卵管切除加对侧输卵管绝育、阴道出血天数、腹腔出血量、异位妊娠类型、治疗方式和妇科炎症情况,血清中β-hCG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避孕方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次、年龄,停经天数、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切除加对侧输卵管绝育、阴道出血天数、腹腔出血方式、β-hCG、异位妊娠类型、治疗方式和妇科炎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保守性输卵管妊娠手术史、妇科炎症、年龄大、孕产次多、陈旧性异位妊娠史。异位妊娠的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输卵管切除加对侧输卵管绝育术、药物保守治疗和停经时间较短。结论妇科炎症、保守性输卵管妊娠手术史、陈旧性异位妊娠史是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药物保守治疗、停经时间以及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手术是重复性异位妊娠的保护性因素。
- 程锦周萍吴泉李茗薇
- 关键词:重复异位妊娠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