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伟

作品数:2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道德
  • 4篇哲学
  • 3篇政治
  • 3篇儒家
  • 3篇庄子
  • 2篇正当
  • 2篇人性论
  • 2篇伦理
  • 2篇伦理学
  • 1篇道德认知
  • 1篇道德正当性
  • 1篇道观
  • 1篇洞穴比喻
  • 1篇读为
  • 1篇对称性
  • 1篇多德
  • 1篇心性
  • 1篇心性哲学
  • 1篇性情
  • 1篇学术

机构

  • 15篇西安电子科技...
  • 11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22篇陈志伟
  • 1篇魏冬
  • 1篇朱连增

传媒

  • 6篇宝鸡文理学院...
  • 4篇西藏民族学院...
  • 2篇思想与文化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现代哲学
  • 1篇管子学刊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境中的德性原则——儒家心性哲学的一种诠释方式被引量:1
2018年
部分汉学家如安乐哲等认为,儒家人性论坚持一种经验性的、过程式的不断生成的人性观念,以与西方哲学本质主义的或基础主义的思维方式区别开来。在此前提下,断定儒家心性哲学是情境主义的,先秦儒家如孔子、孟子等都将其对德性的体认置于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同时儒家又没有放弃对德性原则的追求,因此当这种追求以情境设计的方式开展时,德性的当下呈显就成为儒家心性哲学的突出特征。通过考察《论语》、《孟子》相关文本,儒家德性伦理学的情境主义特征较为明显,而以安乐哲为代表的过程式不断生成的人性观念则值得商榷。儒家人性论坚持的是人之为人的逻辑根据,人性首先是一种能力,性善既是德性养成的开端,同时也是德性修养的目的。最后,以诺齐克对行为合理性的论证反观儒家德性原则在道德情境中发挥作用的方式,进一步证明儒家情境主义和德性原则之间的紧密关系。
陈志伟
关键词:儒家心性哲学情境主义人性论
孟子的道德行动与人格生成被引量:1
2016年
道德行动的动力和人格生成的过程都是道德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孟子将恻隐之心这种无中介的直接情感因素作为道德行动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人格生成的发端;经由知言养气的工夫论,孟子阐发了人格生成的过程:知言是辨别善恶和对错,从而形成确定的信念,而以"集义"为中介的养气则为人格的生成提供内在支撑,并以孔子的圣人气象显示了道德工夫论的终级目标——人格的圆成。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从不忍人之心这种内在情感出发,通过"由仁义行"的天性之自发性,最终将内在德性充分展现于外在形体之中,使作为躯体之自然的形色完全内化为人的天性,并将一切道德行动的源泉归之于这种天性,实现道德行动的自然化,即由"践形"达至圣人人格的圆成。
陈志伟
“此处这个!”与“这一个”——胡塞尔现象学开端溯源
2015年
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纯粹现象学通论》中使用"此处这个!"概念来展开其对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划分。"此处这个!"概念恰可看成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开端,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以"这一个"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开端一样。胡塞尔的"此处这个!"发端于古希腊哲学的个体观念,他明确宣称此概念取自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对"实体"问题考察时所使用的"这个"。作者追根溯源,由亚里士多德对"这个"概念的阐述,经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这一个",到胡塞尔的"此处这个!",考察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殊相与共相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以此切近地审察胡塞尔现象学本质直观方法的根源和实质内涵。
陈志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胡塞尔
意志无力与道德认知——以倪德卫对孟子的解读为考察被引量:1
2022年
倪德卫在其孟子思想的探究中,提出“意志无力”的问题以切入孟子心性哲学的内在机理,从而以一种普遍性的问题意识重构了孟子以具体事例呈现的一系列道德哲学问题。意志无力是在道德认知的前提之下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道德行为模式,道德认知是确定是否陷入意志无力状态的一个先决条件,同时古希腊哲人认为充分的道德认知可以消解意志软弱,而中国先秦儒家尤其是孟子却明确意识到仅有道德认知并不能完全解决意志无力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情感、意愿和欲望与道德认知的综合影响。
陈志伟
关键词:道德认知
善与正当性:孟子政治哲学的内在架构
2016年
文章从善与正当性这两个概念来探讨孟子政治哲学的内在架构,区分了作为事物之属性的善与实体之善,认为在孟子那里善是与人的存在直接相关的范畴,分析了善内在关联于人与世界的意义创生的深层含义;考察了正当性的双重意义,即个人道德行为的正当性和政治领域内的正当性,指出孟子并没有将这两者加以清晰区分;并且指出善更多地具有作为整体的实质的价值意义,而正当则更多地是一个单独的道德和政治哲学概念,并且往往带有较强的形式色彩,其基本含义与一定的原则、规范相一致。在上述区分和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初步厘清了善与正当性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孟子是如何将具有形式意义的正当性加以落实的,最终得出正当性从客观的天命落入行为主体的理性自觉之自主性中的结论。
陈志伟
关键词:政治哲学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被引量:1
2014年
《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进而阐述道德内在主义的含义,由此挖掘孟告有关仁义内外之辩的伦理学意蕴。
陈志伟
关键词:告子
以道观之与物我齐一——《庄子·齐物论》平释
2016年
《庄子·齐物论》是一篇奇文,并且也是对中国古典哲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文献,而这样一篇重要文献,其主旨之难明、结构之难解,人尽皆知。如何从《庄子》文本自身的角度出发,寻绎出一条解释《齐物论》的可能理路,是庄子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篇文章希望以《齐物论》的主旨之一齐'物我'出发,通过对文本的细致疏解与合理重构,从逻辑上推演《庄子》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之一:消解自我的观念之限阈和情感欲望的宰制与约束,从而实现'以道观之',达到'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
陈志伟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
不断生成、动态发展的人性概念--安乐哲的孟子学研究
陈志伟
孟子的孝观念与政治社会
2012年
孝观念是孟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孟子那里,孝道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孝道是政治生活的起始与开端,是整个政治社会得以持续延存的前提条件,但同时孝道又具有独立的内在逻辑,当孝道与政治原则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即使这种原则是孟子意义上的仁政原则,孝道都会自主地选择道路,或遵从之,或违背之,看起来其选择完全不受政治原则的制约与拘束。因此,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孝道似乎与政治原则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但其实不然,孝道又内在地构成了仁政原则的机理性因素。孟子对孝道与政治原则的这种矛盾态度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与国之间、私与公之间的微妙关系。
陈志伟
关键词:政治社会
虚灵、实理与气禀:朱子论心、性、情
2023年
朱子针对孟子只讲本原之性而忽略气禀之性,认为这种心性论无法解决恶的来源问题,从而无法认识人的整全性和差异性。朱子梳理了从孔孟到荀扬再到韩愈的人性理论的历史脉络,指出他们各有所偏;以张载“心统性情”以及张载二程“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为基础,朱子重新解释了心、性、情三个范畴的含义、特点和效用,认为心是虚灵明觉,具有统摄义和主宰义;性是实理,其内涵是“合当”或当然之理,即规范性和正当性的道德指向;而情则是心之已动和性体的发用,因此属于气禀的范畴,气禀精粗和正偏导致情有善恶之分。并且朱子坚持认为气禀也属于性,其中的恶也是性之构成因素,这就打破了孟子性善论的判定,倾向于性善恶相混的观点。
陈志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