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晋 作品数:8 被引量:4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CCL11、ANXA2、OPN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清CC型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膜联蛋白A2(ANXA2)、骨桥蛋白(OPN)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2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10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11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浅表性胃炎组)、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组)及10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1、ANXA2、OPN水平,记录胃癌组患者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表达率。分析胃癌组患者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特异度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CCL11、ANXA2、OPN对胃癌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率明显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及健康对照组,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中血清CCL11、ANXA2阳性表达水平在不同浸润程度、不同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可知,CCL11、ANXA2、OPN在胃癌组中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6.3%、79.2%、70.8%,其特异度分别为85.5%、75.6%、82.2%。结论血清CCL11、ANXA2、OPN表达水平对鉴别胃黏膜良恶性病变有一定价值,3种标志物的测定方法简单,可重复操作,可作为评价胃癌发生及病情进展的有效指标。 郑张军 张金星 刘情 黄诗林 吕晋关键词:膜联蛋白A2 骨桥蛋白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宫颈癌组织和细胞株中P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株中的内源性表达,分析PD-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HPV阳性宫颈腺癌Hela细胞和HPV阴性宫颈鳞状细胞癌C33a细胞,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D-1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及癌细胞,P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 6%。PD-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灶大小均密切相关(P <0. 00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 <0. 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及HPV感染均无关(P> 0. 05)。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 0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P <0. 05)相关;在宫颈腺癌组织中,PD-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 <0. 001),与肿瘤直径相关(P <0. 05)。在宫颈癌HPV+Hela细胞和HPV-C33a细胞中均有PD-1蛋白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人宫颈癌组织中PD-1阳性率较高,宫颈癌细胞株亦表达PD-1,该基因与肿瘤的多个临床指标密切相关,PD-1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过程。 石海燕 李巧稚 吕晋 杨秀媚 胡维维关键词: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腺癌 宫颈癌细胞株 PD-1 9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总结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SF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imentin、STAT-6、CD34、CD99、BCL-2、S-100、CK表达。结果 SFT好发生于肺(41.3%)、胸膜(16.3%),良性、恶性分别占88.0%、12.0%,主要表现为无规律排列的梭形细胞(67.4%)、血管外皮瘤样(32.6%)。Vimentin、STAT-6、CD34、CD99、BCL-2、S-100、CK阳性率分别为100.0%、98.9%、87.0%、85.9%、83.7%、13.0%、1.1%。结论 SFT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免疫组化是其主要诊断方法。 石海燕 张鑫 吕晋 扬秀媚 颜菲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血管肉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依据WHO(2012)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回顾性分析8例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乳腺血管肉瘤中6例为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breast angiosarcoma,PBA),均以乳腺无痛性肿物为首发症状;2例为继发性血管肉瘤(secondary breast angiosarcoma,SBA),其中1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并放疗后胸壁和皮肤血管肉瘤,另1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并放疗后继发淋巴水肿的上肢和胸壁皮肤血管肉瘤。组织学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3例。肿瘤不同区域分化程度不同,可呈多样性改变。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表达CD31和CD34,7例表达FⅧRAg,6例表达Fli-1,均不表达CKpan、ER和PR。FISH检测2例SBA MYC基因见异常扩增,免疫组化标记cmyc核强阳性;3例PBA MYC基因未见异常扩增,免疫组化标记c-myc阴性。结论乳腺血管肉瘤罕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组织学可有多样性改变,应充分取材,在与形态相似的乳腺肿瘤鉴别时血管内皮相关抗原呈阳性有助于血管肉瘤的诊断。 胡维维 石慧娟 吕晋 石海燕 刘芳关键词:乳腺肿瘤 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人体鱼序列综合征尸检1例 2015年 人体鱼序列综合征(sirenomelia sequence)是一种严重的极罕见的下肢及多脏器先天畸形,除极个别存活案例外,大部分均于围产期死亡或者出生后很快死亡。本文报道尸检该综合征1例,结合文献对其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以及治疗、预后进行讨论。 陈炯垣 郭莉 吕晋 杨秀媚关键词:胎儿 畸形 粪菌移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中5-H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脑-肠轴中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粪菌移植组,每组15只,采用番泻叶灌胃法联合束缚应激构建IBS-D动物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进行造模。粪菌移植组进行粪菌液灌肠处理,每次灌肠体积2 mL,连续灌肠治疗10 d。观察大鼠的生活状况和粪便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5-HT和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及脑组织5-HT转运体(SERT)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和脑组织中SERT、色氨酸羟化酶1(THP1)、5-HT受体3(5-HT3R)、5-HT受体4(5-HT4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出现稀便样腹泻、精神状况萎靡、饮水量增加、进食量减少,以及烦躁不安等症状,脑组织和血清5-HT和S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和脑组织SERT、5-HT4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HP1和5-HT3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粪菌移植组在治疗后,精神状况明显改善,腹泻状况明显好转,粪便含水量明显降低,脑组织和血清5-HT和S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肠组织和脑组织SERT、5-HT4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HP1和5-HT3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菌移植能够明显改善IBS-D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轴5-HT信号通路有关。 欧阳勇文 李兆滔 吕晋 赵光华 王艺霖 崔西玉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信号通路 锌指蛋白84基因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84基因(ZNF84)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正常宫颈组织15例和宫颈癌组织4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ZNF84蛋白的表达;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和C33a细胞,合成ZNF84RNA干扰序列siZNF84,并将siZNF84转染宫颈癌细胞检测ZNF84基因的表达;CCK-8法检测siZNF8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ZNF84在宫颈正常组织不表达,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为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ZNF84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HPV感染有关(P<0.01或0.05)。siZNF84显著下调了ZNF84的mRNA表达,抑制了宫颈癌Hela细胞和C33a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P<0.05)。结论ZNF8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大小、HPV感染有关,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可能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石海燕 胡维维 张鑫 吕晋 杨秀媚 颜菲关键词:宫颈癌 增殖 免疫组化 膀胱副神经节瘤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UB)的疾病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7例PU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记录、手术记录、病理报告、随访记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女6例,男1例,术前均无排尿后高血压、心悸、排尿晕厥、血尿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均采取手术切除肿瘤:其中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患者术后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嗜铬颗粒蛋白(CgA)、突触素(Syn)、CD56和S-100蛋白等免疫组化均为阳性,而上皮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s)、癌胚抗原(CEA)等免疫组化染色标记为阴性。术后随访11个月~12年,6例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于经尿道切除术后第5年复发,再次行经尿道切除手术。结论:PUB临床罕见,且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增强扫描、膀胱镜检查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确诊。膀胱部分切除术和TURBT术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建议对PUB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李彬彬 侯国良 刘建华 吕晋关键词:膀胱 副神经节瘤 免疫组化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