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平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风
  • 4篇痉挛
  • 4篇痉挛性
  • 4篇痉挛性瘫痪
  • 4篇刺法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巨刺
  • 3篇巨刺法
  • 2篇针法
  • 2篇针灸
  • 2篇中药熏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康复
  • 2篇后遗症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法
  • 1篇兴奋性
  • 1篇醒脑

机构

  • 7篇衡水市第五人...
  • 1篇衡水市中医院

作者

  • 7篇陈文平
  • 3篇刘世杰
  • 1篇杨世锋

传媒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药熏洗配合巨刺法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及对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巨刺法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2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患侧常规针刺和痉挛肌低频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配合巨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表面肌电信号[H波最大波幅(Hmax)、M波最大波幅(Mmax)、Hmax/Mmax比值]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中途退出3例,对照组中途退出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9.17%(107/12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7%(89/1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半身不遂、意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SI评分降低(P<0.05),FMA、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Hmax、Mmax、Hmax/Mmax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max、Mmax、Hmax/Mmax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巨刺法能够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可能与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等因素有关。
陈文平李琳孙益民刘世杰
关键词:中风中风后遗症巨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2023年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当患者发生这一病症后,患者的机体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偏瘫是患者在发病后的常见机体后遗症,本次研究通过对照试验分析,将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的形式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时间段设置,在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录入60名要求到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出生日期进行记录,并根据患者出生日期单双号进行两组均分,生日为单号的记录在对照组中,双号生日的患者记录在实验组中,每组中均将30名患者录入其中,根据不同的组别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发现各方面指标实验组内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脑血管疾病发病后的常见病情,而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研究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实验的方式确认了,将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并且还还能能和肢体活动功能,进而促进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陈文平
关键词: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自我管理
温针灸俞募配穴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寻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最佳疗法。方法将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法,穴取肾、膀胱、三焦、小肠的俞募穴为主;对照组单纯采用毫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俞募配穴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陈文平
关键词:脑卒中温针灸法
巨刺法配合中药熏洗及痉挛治疗仪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观察巨刺法配合中药熏洗及痉挛治疗仪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2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痉挛治疗仪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巨刺法+痉挛治疗仪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评分及关节前屈、外展和后伸的活动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2%(109/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1%(97/108)(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CSI评分和上肢、下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前屈、后伸和外展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BI评分、PRO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LDL-C、TC和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巨刺法配合中药熏洗及痉挛治疗仪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明显抑制患者痉挛程度,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陈文平李琳孙益民刘世杰杨世锋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瘫痪巨刺法中药熏洗
联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探讨联合针灸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2023年5月,选我院收治脑梗塞后遗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疗法,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将疗效、血流变学、ADL、SIAS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血液流变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ADL、SI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DL、SIAS评分。结论 患有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常规联合针灸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流变指标,改善日常活动生理功能。
陈文平
关键词:针灸脑梗塞后遗症
拮抗电针法联合康复训练、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拮抗电针法联合康复训练、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康复训练、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拮抗电针法治疗。2组疗程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肌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5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2%(43/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痉挛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腓肠肌、胫骨前肌电位值及屈髋肌力、伸肌肌力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评分均升高(P<0.05),下肢肌力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腓肠肌、胫骨前肌电位值及屈髋肌力、伸肌肌力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拮抗电针法联合康复训练、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有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改善痉挛程度、肢体功能和肌活动能力,提高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李琳陈文平孙益民刘世杰
关键词:卒中痉挛电针中风康复
中药熏蒸配合巨刺法及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2024年
探讨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巨刺法、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疗法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1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78例和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熏蒸及生物反馈仪治疗。对照组患侧巨刺,治疗组健侧针刺,疗程20天。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评分。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治疗组评分更低(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治疗组评分更高(P<0.05);两组肌张力缓解,治疗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IAS评分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结合巨刺法及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良好疗效,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陈文平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瘫痪巨刺法中药AD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