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素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缺氧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急性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重症胰腺炎
  • 1篇网络
  • 1篇系膜
  • 1篇腺炎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间歇性缺...
  • 1篇免疫
  • 1篇耐药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恋
  • 1篇唐鸿
  • 1篇刘琼
  • 1篇李兵
  • 1篇高青
  • 1篇张峰
  • 1篇段君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慢性间歇性缺氧致认知障碍的机制
2023年
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的主要病理表现,也是OSA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基于RNA测序(RNA sequencing, RNA-seq)技术探索CIH致认知障碍在转录组层面的潜在机制。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间歇性缺氧组(CIH组)。Y迷宫用于检测CIH对S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进行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并获得DElnc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s)、 DEmi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Em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基于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ceRNA)理论,用生物信息数据库RNAhybrid、 miRanda和TargetScan预测lncRNA-miRNA相互作用对和miRNA-mRNA相互作用对。用Cytoscape构建特异性ceRNA网络。RT-qPCR和Western blot在非测序大鼠海马组织中验证测序结果。Y迷宫结果表明CIH损害大鼠的空间参考学习和记忆能力。RNA-seq筛选出4个DElncRNAs、 89个DEmiRNAs和774个DEmRNAs。基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成功构建由3个DElncRNAs介导的ceRNA调控网络。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ceRNA网络和神经元突触活性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关键DEGs表达改变和RNA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探讨了关键lncRNA-miRNA-mRNA ceRNA调控轴在CIH致认知障碍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阐明CIH致认知障碍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黄尹裴刘智俐汪鑫刘恋李尧旭段君张峰李兵
关键词:慢性间歇性缺氧
免疫炎症因素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肠系膜静脉血栓虽然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继发肠坏死、穿孔、电解质紊乱和休克,死亡率可达20%~50%。该文筛选了一些临床上比较容易检测的免疫炎症相关指标,阐述其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运用,对早期识别肠系膜血栓形成,降低肠坏死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刘恋刘琼唐鸿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急性胰腺炎50例合并感染的菌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检测50例SAP患者的临床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中心静脉导管、胆汁等,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分离出156株病原菌,从痰液、血液、胰腺及腹腔、胆汁、尿液、手术切口分离出的菌株数量分别为51、37、24、23、11、8株和口腔分泌物2株。最常见感染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分别为30、21、20和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稍低,但〉60%。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多数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头孢类耐药率高达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65%。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达100%,未发现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属。使用侵入性医疗操作患者感染率较未使用者高。结论SAP患者继发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具有高度耐药的特点。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腹腔、胆道及尿道为多见,而呼吸道、血液感染可能与侵人性医疗操作有关。
刘恋高青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