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锋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102例麻醉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王忠义杜永君刘学锋孙学飞张同军王福朝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分析夹闭手术脑血管造影显微外科麻醉处理
- 氯胺酮诱导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幼儿手术中的应用150例分析
- 2009年
- 刘学锋杜永君张同军王忠义
- 关键词:氯胺酮麻醉静脉内异氟醚麻醉药
- 手术中用体外循环机回收自体血的探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应用体外循环机回收自体血的可行性。方法 在手术中对 7例腹腔大出血患者用体外循环机回收自体腹腔出血并回输给患者本人。结果 7例患者均获成功 ,有 2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无血红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用体外循环机回收自体血 ,方法简单 ,操作容易 ,可减少费用。
- 李永谦刘学锋王维展
- 关键词:体外循环外科手术自血回输
-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颅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2组均接受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0.8%~3.0%异氟醚的全身麻醉。术毕时,A组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血浆浓度为1μg/L,B组靶控输注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观察并记录苏醒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患者躁动发生率,用药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吸痰、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升高,患者躁动发生率,需用镇痛和镇静药处理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或<0.01);2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可使颅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提高,降低颅脑手术后再出血的危险性。
- 刘学锋王忠义杜永君张同军王福朝
-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气管拔管颅脑
- 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在椎管内麻醉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镇痛模式为负荷量(5ml)+持续剂量(3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S组镇痛药为0.2%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F组镇痛药为0.2%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8、12、24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和BCS舒适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前24h内S组的PCA按压次数为(5.2±3.8)次,较F组(7.4±4.6)次明显减少(P<0.05),且S组在术后4、8、12、24h时疼痛评分均低于F组(P<0.05);24h时S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术后12、24h舒适评分S组显著高于F组(P<0.05);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PCEA,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 王忠义杜永君张同军孙学飞刘学锋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
- 剖宫产术后左布比卡因-芬太尼-咪达唑仑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手术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术后镇痛药物(吗啡类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导致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左布比卡因-芬太尼-咪达唑仑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术后镇痛方法。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围术期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评价左布比卡因-芬太尼-咪达唑仑PCEA对剖宫产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杜永君王忠义刘学锋王延存靳西君魏淑明
- 关键词: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布比卡因-芬太尼体液免疫功能剖宫产术后咪达唑仑伤害性刺激
- 3种麻醉方法用于胸科手术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比较3种麻醉方法用于胸科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及恢复情况,从而确定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方法6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静吸复合全麻组(Ⅰ组);异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Ⅱ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Ⅲ组),观察记录3组患者围术期BP、HR、SpO2的变化,清醒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在插管后、手术开始5 min、拔管时SBP、DBP、HR数值波动较大(P<0.01)。Ⅱ组患者则在插管后、拔管时SBP、DBP、HR数值波动较大(P<0.01)。Ⅲ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平稳。3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长短依次为Ⅰ组>Ⅱ组>Ⅲ组(P<0.01)。术后恢复情况Ⅲ组好于Ⅰ、Ⅱ组。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能完成胸科手术的麻醉,但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能提供有效的镇痛和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而且术后苏醒快,质量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康复快。
- 刘学锋王忠义杜永君张同军王福朝
- 关键词:胸科手术瑞芬太尼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
- 延缓冲洗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意义被引量:5
- 2003年
- 李永谦邓春芳孙昭胜刘学锋乜素敏尚秋敬
-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