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瘤体各期强化密度与血池(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密度匹配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炫速双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12例)或随访2年以上(43例)证实的肝血管瘤55例共60个瘤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按瘤体最大横径﹤15mm、15~50mm、﹥50mm将60个瘤体分为小(16个)、中(35个)、大(9个)三种。目测平扫CHL密度除少数有钙化、脂肪变、出血、血栓及纤维化引起的高或低密度区外,都与血池密度匹配。目测60个CHL的动脉期仅部分强化灶与腹主动脉匹配,而且瘤体越大,匹配的强化灶越少;门脉期强化密度都与门静脉匹配,但有少数大的瘤体内的少数强化密度停留在动脉期密度;延迟期瘤体强化密度皆与血池密度匹配。结论肝血管瘤CT"血池匹配"现象反映了CHL由大小不等血管腔(血窦)组成,并由肝动脉、门静脉共同承担血供的病理特性,对肝血管瘤的CT诊断有重要价值。
[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在贲门、胃底>2 cm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贲门、胃底>2 cm SMT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双镜联合组:19例,采用双镜联合下贲门、胃底>2 cm SMT切除术;胃镜组:18例,采用胃镜下贲门、胃底>2 cm SMT切除术;腹腔镜组:21例,采用腹腔镜下贲门、胃底>2 cm SMT切除术。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胃潴留、反流等情况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双镜联合组、胃镜组、腹腔镜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胃镜组(P<0.05),但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在术后胃潴留、反流症状优于腹腔镜组(P<0.05),但与胃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对贲门、胃底>2 cm SMT手术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