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锦

作品数:76 被引量:319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动脉
  • 20篇心肌
  • 18篇细胞
  • 16篇血管
  • 14篇血管疾病
  • 13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心血管
  • 12篇心血管疾病
  • 12篇梗死
  • 8篇蛋白
  • 7篇心脏
  • 7篇淋巴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综合征
  • 5篇淋巴细胞
  • 5篇介入

机构

  • 67篇兰州大学第一...
  • 31篇兰州医学院第...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河西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3篇张锦
  • 14篇张钲
  • 8篇彭瑜
  • 8篇白明
  • 7篇席亚明
  • 7篇张静
  • 6篇张锦
  • 6篇廖玉华
  • 6篇陈静
  • 6篇李强
  • 5篇陈鹏
  • 5篇黄晏
  • 4篇王丽娜
  • 4篇程翔
  • 4篇张豪
  • 4篇张博
  • 4篇郭张强
  • 4篇赵龙
  • 4篇李明
  • 3篇高翔

传媒

  • 8篇山东医药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5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8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发生医院感染的504例次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的病原学资料,对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4株,其中168株(91.30%)来自急性白血病患者,16株(8.7%)来源于非急性白血病患者;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流,分离菌81株(44.00%),其次为痰和咽拭子,分别为54株(29.30%)和35株(19.00%);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26株占68.48%,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3株占12.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5株占19.02%,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0.0%和22.2%,均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的耐药率达27.8%;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94.44%,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7.22%;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1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8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0%以上。革兰阳性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1株。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达100%,对青霉素100%耐药。结论: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有不同耐药性,掌握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张鹏鹏王丽娜李明张豪赵龙张锦王盼盼席亚明
关键词: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医院感染病原菌药敏
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及处理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63例患者中118例(2.1%)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单纯血肿84例(1.5%),假性动脉瘤28例(0.5%)。动静脉瘘6例(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9%与0.8%,P<0.05)。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合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的成功率为100%。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主要与穿刺方法不当、术者经验不足、女性、高龄及抗凝治疗有关。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成功率较高。
黄晏张锦李俨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外周血管疾病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心脏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46
2022年
1前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在各级医疗机构治疗、康复和随访。心脏康复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干预的综合性医疗措施,包括医学评估、药物治疗、运动处方、均衡营养、精神心理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等,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改善预后。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车琳戴翠莲刘伟静弭守玲孙艳玲喻鹏铭赵璇周明成赵威陈亚丽楚新梅杜廷海洪怡黄兆琦李莹李颖龙曼云鲁燕陆峰马晶马梅牛琳琳邵琴王媛媛熊志华徐丹苹张建勤张锦赵宏兵霍勇徐亚伟
关键词:心脏康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大血小板比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大血小板比率(P-LCR)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及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136例,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ACS(UA/NSTEMI)亚组,选择同期非缺血性胸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结果:P-LCR在ACS两个亚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不同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CR在ACS患者中增高。
王建飞彭瑜张锦白明张静张钲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小板大血小板比率冠状动脉造影胸痛
冠状动脉联合静脉对比单一静脉给药途径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给药途径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H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14-03。纳入有关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先冠状动脉(冠脉)后静脉给药组(冠脉联合静脉给药组)与单一静脉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给药组(单一静脉给药组)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2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结果:最终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2 494例患者,包括冠脉联合静脉给药组1 258例,单一静脉给药组1 236例)。冠脉联合静脉给药组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3级血流、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3级、术后ST段完全回落、术后1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梗死面积变化(P均<0.01)、术后1个月心绞痛发生、PCI术后1个月患者死亡、术后再次靶血管重建(P均<0.05)均优于单一静脉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述前5个指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在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PCI术后1个月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情况、术后出血、用药后血小板减少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联合静脉应用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可提高在STEMI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而并不提高术后出血、术后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故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给药方式用于STEMI患者。
庞军张钲白明彭瑜李强张锦张博张静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META分析
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辅助性T细胞功能失衡及意义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Th)细胞功能失衡及意义。方法43例MI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两组:MI1组(Ⅰ、Ⅱ级)和MI2组(Ⅲ、Ⅳ级),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表达。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MI2组患者IFN-γ染色阳性的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16·9%)明显高于MI1组(13·3%),IL-4染色阳性细胞比率在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显示MI2组培养液上清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MI1组,而两组间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后患者Th细胞功能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心功能差的患者Th1细胞功能明显亢进。Th细胞功能失衡可能参与了MI后的心室重构过程。
程翔廖玉华李彬张金盈葛洪霞袁璟王敏刘英郭张强陈静张锦陈鹏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辅助性T细胞细胞功能心室重构
精神压力-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精神压力-应激大鼠模型并进行行为学评价。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分别进行2、4、8、12周的每天3种不可预知性刺激,通过观察一般状态,测定体重变化率、糖水偏好率、旷场实验活动等,对精神压力-应激大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早期表现出易激惹,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逐渐表现出反应迟钝、兴趣丧失等淡漠抑制状态;自实验开始,模型组体重变化率始终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后2周,模型组糖水偏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后4周,模型组旷场实验活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每天3种不可预知刺激与孤养方法建立的精神压力-应激大鼠模型可以作为精神压力-应激相关性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
董星明陈柯善孝胜李庆亮张兆元马茜钰张锦
关键词:行为学评价动物模型旷场实验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许多研究都强调了高血压的多因素性,但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然有待探索。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其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mide adenos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性酶家族介导的血管动态平衡和心血管疾病的表观遗传过程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分子水平上,NADPH氧化酶信号的激活、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抑制、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修饰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异构体蛋白表达的改变等共同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s,SIRTs)作为NAD+依赖的脱乙酰酶,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将综述SIRTs家族不同成员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马茜钰李存存张锦
关键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高血压发病机制靶器官损害
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分析
2018年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具有异质性的侵袭性淋巴瘤,以皮肤无痛性结节为首发症状表现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少见,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尚无最佳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尽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命。本文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王盼盼张鹏鹏张锦席亚明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皮肤结节淋巴瘤EB病毒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4
2020年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725例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病、治疗阶段、粒细胞缺乏程度、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医院感染、感染部位、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感染天数、接受放化疗、疾病缓解情况及病原学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占24.0%,其次是肺和血流,分别占16.2%和13.8%;医院感染的原发病中急性白血病占首位,感染率为82.1%,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率最高(73.3%),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8.0%)和多发性骨髓瘤(66.7%);急性白血病在初始诱导期及复发难治期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9.3%和84.5%。临床共分离出1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6株占68.48%,革兰阳性菌23株占12.50%,真菌35株占19.0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原发病、粒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化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疾病状态均与医院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性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化疗及疾病未缓解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医院感染率仍较高,尤其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或未获得完全缓解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的患者,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张鹏鹏王丽娜李明张豪赵龙张锦王盼盼席亚明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医院感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