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鹏

作品数:22 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盆地
  • 17篇鄂尔多斯盆地
  • 11篇致密砂岩
  • 11篇砂岩
  • 8篇储层
  • 5篇致密砂岩气
  • 5篇气藏
  • 5篇古生界
  • 5篇盒8段
  • 4篇上古生界
  • 4篇盆地东部
  • 4篇吸附气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致密砂岩储层
  • 3篇致密砂岩气藏
  • 3篇砂岩储层
  • 3篇砂岩气藏
  • 3篇毛管
  • 3篇毛管压力
  • 3篇核磁共振测井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低渗透油气田...
  • 4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延安石油...

作者

  • 22篇刘晓鹏
  • 8篇赵会涛
  • 5篇刘晓鹏
  • 5篇康锐
  • 4篇赵小会
  • 4篇石晓英
  • 4篇陈娟萍
  • 3篇魏新善
  • 3篇胡爱平
  • 2篇毛志强
  • 2篇姚泾利
  • 2篇文彩霞
  • 2篇肖亮
  • 1篇张辉
  • 1篇张辉
  • 1篇陈安清
  • 1篇罗顺社
  • 1篇贾丽
  • 1篇刘磊
  • 1篇季海锟

传媒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方法综述被引量:17
2007年
核磁共振(NMR)测井数据的一般解释方法是将NMR信号分为快速衰减部分和慢衰减部分,与此相对应将储层流体分为束缚流体和可动流体,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弛豫时间T2截止值。为了能在井下连续获取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将NMRT2分布直接转换成毛管压力曲线,但孔隙中烃的存在对T2谱的形态影响较大。文章就目前国内外NMR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方法以及含烃情况下核磁T2谱形态校正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肖亮刘晓鹏陈兆明徐锐毛志强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毛管压力
致密砂岩气研究与进展
2016年
在总结国内外致密砂岩气藏研究和勘探开发历史的基础上,划分出4个致密砂岩气认识阶段,分别是隐蔽圈闲气藏认知阶段、深盆气认知阶段、盆地中心气认知阶段和连续型气藏认知阶段。并以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大气田勘探开发揭示的气藏特征、气水和压力分布等实际资料为依据.对致密砂岩气多藏、含水饱和度、压力、产水、吸附气等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魏新善胡爱平赵会涛康锐石晓英刘晓鹏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鄂尔多斯盆地含水饱和度吸附气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地质工程一体化对策被引量:41
2019年
为明确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低产原因及提高单井产量对策,应用铸体薄片、恒速压汞、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应力敏感、水锁伤害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和气藏低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气藏特征,明确了提高单井产量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对策。研究认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以岩屑溶孔、晶间孔等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裂缝不发育,为单一孔隙介质储层;喉道半径分布曲线主峰为0.2~2.2μm,渗透率小于1mD的储层中近纳米级喉道连通的孔隙体积大于38%,为微细喉储层,微细喉道控制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应力作用下微细喉道易发生缩颈、闭合,遇水快速自吸引发喉道缩颈、堵塞,应力敏感伤害和水锁伤害强。加之单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单井普遍低产。地质工程一体化提高单井产量的对策:一是优选含气富集的物性"甜点"和储层易改造的工程"甜点",降本增效;二是精细方案设计,强化储层保护,依据储层特征设计针对性改造方案;三是通过体积压裂加大储层改造规模,将单一孔隙介质储层改造成孔隙-裂缝双介质储层,减弱微细喉道对储层渗流能力的控制,优选垂向连通性较好的主河道部署水平井,扩大泄流面积;四是多层动用、多层合采,提高单井产量。
姚泾利刘晓鹏刘晓鹏赵会涛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低产原因单井产量
结合NMR和毛管压力资料计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被引量:32
2009年
基于核磁共振(NMR)测井驰豫时间分布和毛管压力曲线均反应储层孔隙结构的事实,提出了将NMR测井和毛管压力资料相结合计算储层渗透率的新方法。通过对大量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实验岩心样品的分析,建立了Swanson参数与岩石渗透率的关系模型。为解决压汞数据受岩心样品数量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几何平均值求取Swanson参数,可以连续地计算储层的渗透率。对某油田A井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用新方法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的空气渗透率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广泛适用性。
肖亮刘晓鹏毛志强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毛管压力曲线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近五年核磁共振测井在储集层孔隙结构评价中的若干进展被引量:26
2009年
近期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方面发展迅速,为解决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近五年来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重点分析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储集层评价中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同时针对目前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对含烃储集层的核磁共振测井T_2谱的形态进行校正。
刘晓鹏胡晓新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孔隙结构毛管压力曲线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五_4储层有利目标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系统总结了研究区马五_4储层特征及其储集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物性相关性分析得出马五_4储层表现为裂缝孔洞型储层的特征,储集空间以膏模孔、岩溶角砾间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储层主要受沉积、岩溶古地貌及孔洞充填物的控制,根据以上这些参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在平面上圈出了研究区有利储层目标区块。
陈娟萍高星刘晓鹏杜小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地质工程一体化对策
为明确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低产原因及提高单井产量对策,应用铸体薄片、恒速压汞、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应力敏感、水锁伤害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和气藏低产原...
姚泾利刘晓鹏赵会涛李雪梅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低产原因单井产量
克拉通盆地致密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目标优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被引量:21
2019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为我国目前储量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致密砂岩气藏。气藏大面积、低丰度分布,有利勘探优选困难。通过构造、沉积、地温场等盆地特征和致密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阐明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优选了有利勘探目标。研究认为:克拉通盆地沉积基底平缓、构造稳定、地温梯度较低等盆地属性是决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生、储、盖大面积叠合,储层先致密后成藏、天然气近距离运聚、大面积低丰度分布的根本原因;致密砂岩天然气差异充注,相对优质储层含气饱和度高。粗粒高石英含量砂岩储层粒度粗、刚性碎屑含量高,压实作用相对稍弱、溶蚀作用相对较强,喉道整体较粗、孔喉连通性好,应力敏感性和水锁伤害相对较弱,储层改造效果好,既是储集物性"甜点"也是储层改造的工程"甜点"。当前储层改造技术水平下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区的预测是研究区致密气有利勘探开发目标评价的工作核心;由富石英物源控制的石英砂岩区、同物源背景下的强水动力沉积微相区、河道长期稳定发育箱形砂体结构的主河道区等是不同层次的有利勘探目标。
刘晓鹏刘晓鹏赵会涛闫小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克拉通盆地成藏模式勘探目标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黏土矿物主控因素分析及研究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主要含气层系黏土矿物的特征进行分析,盆地东部黏土矿物主要受物源区母岩、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特征等方面影响,不同层系黏土矿物受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二叠系石千峰组千五段和石盒子组盒八段受物源区母岩和沉积相影响较大,山西组二段和太原组受成岩作用和沉积相影响作用明显;加强对不同层系黏土矿物的特征研究,可明确主要含气层系储层的潜在敏感性,这个初步结论对有针对性地保护储层和储层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小会文彩霞石晓英刘晓鹏陈娟萍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黏土矿物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盒8段砂体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二叠系盒8段大面积砂体的形成机理,在分析砂体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全面恢复了盒8期湖盆底形、湖泊与外界的连通性、物源供给及水动力条件等沉积古环境要素,并结合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建立了盒8段沉积模式。研究认为:充足的物源供给、较强的水动力、多水系输砂、平缓的湖盆底形、盆地快速稳定的沉降和湖岸线大范围反复波动,是盒8段大面积砂体形成的必要条件;鄂尔多斯盆地鄂托克前旗―榆林以南、L63井—S318井—Y101井—Y112井以北区域,是下一步的有利勘探目标。
刘晓鹏赵小会康锐漆亚玲
关键词: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