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磊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脏
  • 4篇术后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心肌
  • 3篇心脏病
  • 3篇移植术
  • 3篇手术
  • 3篇旁路移植
  • 3篇旁路移植术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小儿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安岳县人民医...

作者

  • 15篇柳磊
  • 8篇王园园
  • 6篇李召彬
  • 3篇李滨
  • 2篇张秀宁
  • 2篇刘娜
  • 2篇呼海娟
  • 2篇赵志芳
  • 2篇杨磊
  • 2篇张川
  • 2篇王立峰
  • 2篇谢萌
  • 1篇耿雪
  • 1篇张朝霞
  • 1篇王东昌
  • 1篇王秀丽
  • 1篇徐贯杰
  • 1篇王金星
  • 1篇陈刚
  • 1篇杨帆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实施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均接受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术中均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停循环温度为28℃中度低温。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2±1.8)h,其中术中停循环时间(4.5±0.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2.5±9.6)min、术中体外循环时间(206.8±16.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35.7±22.0)min。21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术后死亡。治愈出院的19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旁血滤治疗,1例因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止血。术后死亡的2例患者中,1例因冠脉事件死亡、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19例患者出院后复查主动脉CTA结果显示,支架人工血管通畅,未见钳夹损伤、变形或扭曲,远端吻合口附近无内漏形成,7例支架血管置入部位夹层假腔完全血栓化、11例部分血栓化、1例全程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腔完全血栓化。结论在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过程中,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有效缩短了术中停循环时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孔佳杰李召彬席树强靳泽岳杨帆朱喆柳磊
关键词:支架象鼻手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右美托咪啶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围术期给予右美托咪啶,检测血液炎性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对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4月在本院进行OPCABG的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输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手术前(T1)、术后2 h(T_2)、术后24 h(T_3)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肌钙蛋白I(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T_2和T_3时血液TNF-α、IL-8、c Tn I和CK-MB分别为(15.27±3.13)和(20.32±3.46)μg/L、(14.28±2.76)和(18.28±0.76)ng/ml、(2.21±0.58)和(3.17±0.87)ng/ml、(11.06±3.22)和(25.26±4.31)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PCABG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下调c Tn I和心肌酶水平,对患者心肌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张淑青王立峰柳磊张秀宁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肌钙蛋白I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二氨基庚二酸激活NOD1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二氨基庚二酸(DAP)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1(NOD1)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I/R组、DAP组和I/R+DAP组,每组10只。对I/R组和I/R+DAP组小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假手术组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只穿线不结扎,DAP组和I/R+DAP组小鼠在冠状动脉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DAP,假手术组和I/R组小鼠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NF-κB p65磷酸化情况。结果:I/R组NOD1 mRNA和NOD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I/R组梗死面积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I/R+DAP组小鼠梗死面积最高(P<0.05),而DAP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和I/R+DAP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显着高于假手术组,I/R+DAP组阳性细胞数最多(P<0.05),而DAP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和I/R+DAP组炎症细胞浸润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I/R+DAP组小鼠最高(P<0.05);I/R组和I/R+DAP组磷酸化的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且I/R+DAP组最高(P<0.05)。结论:DAP激活NOD1可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心脏心肌细胞的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该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柳磊张武李召彬李滨徐贯杰王园园王金星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信号通路小鼠
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不同氧疗方式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与无创正压通气对比,评价高流量氧疗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从2000年1月到2023年3月的文献资料,包括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rchrane图书馆及二次资源。结果共纳入11项试验,共计21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流量氧疗组较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再插管率(OR=0.37,95%CI:0.25~0.53)方面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P<0.01),2组间的病死率(OR=1.08,95%CI:0.68~1.74),治疗失败率(OR=0.96,95%CI:0.73~1.28)以及ICU住院时间(OR=0.08,95%CI:-0.04~0.2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33、0.25、1.28,均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相比,在再插管率上高流量氧疗具有一定优势;在病死率、治疗失败及住院时间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推测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使用高流量吸氧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可行的选择。
王园园焦永宁王东昌柳磊陈刚
关键词:低氧无创正压通气心脏手术
“四证合一”模式下心外科专硕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2024年
探讨了“四证合一”心外科专硕培养模式下实现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这一培养模式旨在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学习相融合,为培养更全面、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需要独立的科研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提供平台和鼓励论文发表也被认为是关键因素。除了科研创新能力以外,综合素质培养同样重要。最后,紧密的指导和考核机制有利于保证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培养模式对心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柳磊孔佳杰
关键词:心外科
冠状动脉疾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治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现如今,随着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已然成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病因。其既可以发生在冠状动脉导致急慢性心肌缺血,又可以发生在颈动脉引起脑卒中。有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属于同源性疾病,在临床中也往往共存。因此,临床中迫切需要针对处理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狭窄共患问题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现就目前临床中常见的二者合并情况及治疗方案综述如下。
王园园柳磊赵志芳武云静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抑制机械张力诱发小鼠增生性瘢痕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IL-6 mAb)对机械张力诱发的小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采取随机和均衡原则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阳性组、建模组、IgG组、IL-6 mAb组,后3组小鼠予以机械张力处理,构建机械张力诱发的小鼠增生性瘢痕模型,张力持续2周后拆除装置,假阳性组无牵引张力。后2组于第3、4、5周分别予以免疫球蛋白G(IgG)和IL-6 mAb尾静脉注射,其他3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注射。所有小鼠5周后处死,取瘢痕组织,利用形态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G对瘢痕增生无明显影响,IL-6 mAb组瘢痕面积明显缩小,组织学检测表明IL-6 mAb组胶原数量减少(均P=0.0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IL-6 mAb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均P=0.000);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进一步提示IL-6 mAb也能下调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00)。结论IL-6 mAb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分泌和抑制胶原的合成,抑制机械张力诱发的小鼠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刘娜张川杨磊柳磊谢萌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小鼠模型
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状动脉再血管化中的meta分析
2020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杂交技术(HCR)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orchrane图书馆及二次资源。检索词:杂交技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采用比值比(odd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评价HCR和CABG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目标血管再血管化率、主要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新发的心房颤动发生率以及红细胞输注率)有无差异的指标;用均数差(median difference,MD)和95%CI作为评价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有无差异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 5.2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共有17篇文献满足条件,总计8608例患者。行HCR的患者和非体外循环CABG的患者比较,在死亡率[OR=0.77,95%CI(0.42,1.41),I 2(0%),P=0.39]、心肌梗死发生率[OR=0.78,95%CI(0.40,1.52),I 2(0%),P=0.47]、卒中发生率[OR=0.67,95%CI(0.34,1.33),I 2(0%),P=0.26]、主要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OR=0.74,95%CI(0.53,1.03),I 2(0%),P=0.07]、目标血管再血管化率[OR=2.41,95%CI(0.91,6.38),I 2(0%),P=0.08]以及新发的心房颤动发生率[OR=0.92,95%CI(0.70,1.22),I 2(29%),P=0.5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红细胞输注率[OR=-0.16,95%CI(-0.22,-0.09),I 2(34%),P<0.01]方面有所降低;在机械通气时间[OR=-6.25,95%CI(-9.01,-5.32),I 2(22%),P<0.01]、ICU时间[OR=-18.58,95%CI(-23.65,-13.52),I 2(45%),P<0.01]、总住院时间[OR=-0.3,95%CI(-0.46,-0.15),I 2(6%),P<0.01]方面,时间均有所缩短。结论HCR安全可行,且较CABG具有一定优势。
王园园赵志芳柳磊武云静
关键词:杂交技术
静脉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肝肾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5例。2组均予全凭静脉麻醉及常规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而D组在切皮前3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在给药前即刻(T0)、给药后10 min(T1)、30 min(T2)、1 h(T3)、3 h(T4)、6 h(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术前及术后8 h、12 h、24 h、48 h、72 h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手术前24 h和手术后24 h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术前和术后1个月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等心功能指标;记录术前和术后24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等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F/P=7.125/0.029、7.620/0.020、6.340/0.034);D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明显降低(F/P=10.037/0.000、8.310/0.047),而心功能指标LVEF、WMSI明显改善(t/P=20.091/<0.001、4.930/<0.001)。D组术后肾功能较C组有所改善(t/P=7.495/<0.001、10.430/<0.001、4.939/<0.001),hs-CRP、ANC等炎性相关因子较C组降低(t/P=30.855/<0.001、11.385/<0.001),机械通气时间短于C组(t/P=6.882/<0.001),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U/P=5.674/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炎性反应,减少心肾功能损伤,改善焦虑情绪,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王立峰柳磊张秀宁赵楠王秀丽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保护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容量评估方法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产生,心脏外科手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救治上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就。但体外循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包括血管张力改变、体液平衡失调、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等,严重时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小儿心肌组织发育尚不成熟,上述炎症反应加上心腔内的外科操作损伤、术中失血失液、术后正压通气等均可造成患儿术后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有效容量调节区间相对缩小,特别是对于低体重患儿术后不恰当的容量管理往往可以改变手术的结果。因此,婴幼儿行体外循环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合理的容量管理对于心脏功能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
王园园柳磊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容量管理婴幼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