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喜
-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16-2019年甘肃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了解甘肃省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为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提供参考和依据。
- 马玲高巧芬赵剑喜白玉娥张生青
- 关键词:肺结核
- 陇西县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掌握甘肃省陇西县人群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采集血液样本,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判定是否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感染阳性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对χ2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5 527例,IGRA阳性957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7.3%。男性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21.2%,女性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4.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5,P<0.05)。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线性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610,P<0.05)。不同职业间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949,P<0.05)。性别、年龄、职业、吸烟与否、饮酒与否和食用豆制品频率不同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大、吸烟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5 527例甘肃省陇西县人群,掌握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 杨枢敏何健司红艳辜吉秀李晴王雯陈亚林栾树茂何玉珏高巧芬赵剑喜陈威涛刘芳王铂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影响因素
- 甘肃省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人力资源及诊断能力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人力资源及诊断能力现状,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人力资源及诊断能力现状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以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甘肃省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结防)专业医生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分别占60.3%和30.3%;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分别占57.2%和29.2%;结防医生人均服务人口为2.1万人,人均服务半径为3.7 km,基尼系数分别为0.377和0.688,以服务人口评价为适度公平,以服务半径评价为高度不公平。全省县级定点医院纤维支气管镜、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技术(IGRA)的开展率分别为26.8%、58.5%和15.8%,非少数民族县和少数民族县医院开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结防医生整体资历偏低,缺乏高层次人才,人力资源配置以服务半径评价高度不公平;全省结核病实验室诊断项目开展率低。
- 赵剑喜张岚高巧芬
- 关键词:结核病人力资源
- 甘肃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学生肺结核登记报告情况及疫情流行特征,为学校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发病及基础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3年甘肃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55/10万,33.45/10万,28.70/10万,24.25/10万,20.19/10万和14.5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递降率为12.36%;同期报告学生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递降率为13.46%;学生病例占全人群肺结核病例的比例从2008年的6.32%(1 640/25 953)下降到2013年的3.93%(721/18 360)(P〈0.05)。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中15~24岁年龄组最多,占学生总病例数的84.58%(6 254/7 394);学生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61:1。结论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现为春、秋两季发病最多。男生和15~24岁年龄组应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 高巧芬杨枢敏王雯宋随福张岚赵剑喜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结核病患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23年
- 2021年10月14日,WHO发布了《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1]。根据WHO估算,2020年全球范围内,有990万人(95%CI:890万~1100万)罹患结核病。我国“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是在2015年(69/10万)的发病率基础上降低90%。从目前来看,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肺结核常多发在发展中国家,大约95%的肺结核病例发生在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2]。
- 李佳琛赵剑喜张岚
- 关键词:肺结核营养支持营养不良食品安全
- 甘肃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甘肃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为今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收集终期评估资料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5—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卫生经济学效益评估。结果2015—2020年,甘肃省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由54.91/10万下降到了30.66/10万,下降了44.16%;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保持在95.00%以上,病原学阳性率由18.63%提高到了60.83%,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肺结核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为94.10%,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由6.11%提高到了94.27%;利福平耐药患者纳入治疗率由0.00%提高到了93.24%,登记治疗的利福平耐药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为36.82%。调查的42所学校2020年入学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X线胸片检查比例分别为28.57%、9.52%。通过规划实施有效避免了10.41(6.25~15.62)万名健康人感染发病,挽救了9.89万个伤残调整寿命年,节约医疗费用4164.00(2500.00~6248.00)万元,挽回社会经济损失约125.98亿元。结论甘肃省达到了“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耐药结核病及学生等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控是主要面临的挑战。
- 赵剑喜王铂郭强马玉宝刘芳何爱伟
- 关键词:结核耐药
- 2018-2020年甘肃省肺结核耐药高危人群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8-2020年甘肃省肺结核耐药高危人群耐药情况,为我省耐药肺结核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2018-2020年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1960例肺结核耐药高危人群耐药筛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2018-2020年全省登记的2124例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中的1960例进行了耐药筛查,总耐药筛查率为92.28%;各年度耐药筛查率分别为85.92%、91.46%、9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41,P<0.001),筛查率逐年提高。1960例耐药高危人群中共检出耐药肺结核患者460例,总耐药率为23.47%,利福平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分别为6.42%、16.68%、0.36%。不同登记分类的高危人群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73,P<0.001),耐药率居前三位的是返回、复治失败/慢性初治失败,分别是80.00%、74.29%、52.48%;男性高危人群耐药率(25.75%)高于女性(1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0,P=0.002);不同年龄段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944,P<0.001),15-54岁高危人群耐药率最高,平均耐药率为39.80%,55岁以上高危人群耐药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职业高危人群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728,P<0.001),自由职业者和牧民最高,分别为61.53%、43.48%。结论:甘肃省耐药结核病防控仍面临较大挑战,15-54岁青壮年、牧民、自由职业者,返回、初治失败、复治失败/慢性患者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是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 赵剑喜何钰珏郭强马玉宝
- 关键词:高危人群耐药肺结核
- 2018-2021年甘肃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征及治疗转归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MD)患者特征及治疗转归影响因素,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结核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PTBMD患者与同期管理的单纯肺结核(PTB)患者特征对照分析,对影响肺PTB-MD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单纯PTB患者26820例和PTB-MD患者988例。PTB-MD患者男性(χ2=15.591,P<0.001)、离退休人员(χ2=221.469,P<0.001)、转诊来源(χ2=1121.323,P<0.001)、年龄≥55岁(χ2=310.556,P<0.001)、复治患者(χ2=29.031,P<0.001)、病原学结果阳性(χ2=232.277,P<0.001)、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患者比例(χ2=9.828,P=0.007)都明显高于单纯PT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B-MD患者中成功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单纯PT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3,P<0.001);在各民族占比(χ2=2.859,P=0.091)、流动人员和非流动人员患者比例(χ2=0.016,P=0.931)、延误就诊和非延误就诊患者比例方面(χ2=3.617,P=0.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TB-MD患者治疗转归影响因素方面,发生转归不良结局中65~岁年龄组(χ2=10.688,P=0.014)、病原学阳性(χ2=9.440,P=0.002)、重症患者比例(χ2=13.004,P<0.001)明显高于治疗成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0~岁年龄组相比,65~年龄组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比值比(OR)=2.394,95%置信区间(CI):1.002~5.721];与病原学阴性患者相比,病原学阳性患者治疗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OR=4.295,95%CI:1.709~10.796);和非重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治疗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OR=2.120,95%CI:1.193~3.767)。结论甘肃省PTB-MD患者表现为男性、病原学检查阳性、复治、年龄≥55岁等方面占比高的特点。高年龄、病原学阳性、重症患者是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强化肺结核-糖尿病共病防控的策略。
- 王铂马玉宝郭强赵剑喜白玉娥刘芳杨筱婷马玲何钰珏
- 关键词:肺结核病糖尿病影响因素
- 甘肃省2013—2017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近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发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我省今后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全国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学生肺结核发病及基础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2017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59/10万、12.79/10万、9.90/10万、11.01/10万和13.99/10万(P<0.05),年递降率为11.66%,2016年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期报告学生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递降率为12.36%,2017年涂阳登记率有所上升;学生肺结核病例所占比例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2016年有所上升,由2015年的4.13%上升至2017年的5.23%;每年春秋季学生肺结核病例较多;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中,15~24岁最多,共2 520例,占学生总病例数的80.33%;学生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76∶1。结论 2013—201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从2016年开始有所上升,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将15~24岁男生作为防控重点人群。
- 何爱伟高巧芬张岚赵剑喜杨枢敏
-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
- 2013—2016年甘肃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耐多药结核病工作开展现状,分析结核病耐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推进全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相关报表资料及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的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处理。结果 2013—2016年甘肃省14个市、州均陆续开展了耐药可疑者筛查工作,4年间共接收筛查耐多药可疑者5 797例,其中5 658例采用传统药敏进行筛查,占98.0%;传统药敏和新诊断技术共确诊199例耐多药患者,纳入治疗59例,占确诊患者的29.6%,治疗患者中完成疗程的患者23例,占39.0%。结论甘肃省耐多药结核病工作不容乐观,诊断治疗耐多药患者少,新诊断技术应用滞后,诊断治疗患者依从性差,完成疗程率低。
- 张岚赵剑喜高巧芬
- 关键词:结核病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