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 页岩孔隙特征是影响页岩气藏储集能力和页岩气开采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页岩孔隙研究主要表征的是微米-纳米级孔隙,其微观孔隙特征研究对于评价页岩气储层优劣和页岩气可采性具有重要意义.
- 李贤庆王哲郭曼张吉振祁帅周宝刚张伟
- 关键词:页岩气储集层资源潜力
- 川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 2015年
- 为了评价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气储层性质,采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和CO2吸附等实验方法,对川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微观孔隙的发育情况、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龙潭组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川南地区龙潭组页岩储集空间多样,常见粒间孔、溶蚀孔和有机质孔,孔隙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状为主,这些微观孔隙为页岩气赋存提供储集空间。龙潭组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占孔隙总体积的56.2%,占总比表面积的80%以上,是页岩气赋存的主要载体;孔容与比表面积呈正相关性,其中介孔(BJH)孔容、微孔(DFT)孔容与比表面积线性关系拟合较好;页岩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以平板狭缝型、柱形和混合型为主,孔径主要分布于0.2-1nm、3-30nm之间,平均为4.66nm。龙潭组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受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影响较大,孔隙度和孔容随有机碳含量增大而增大,并与成熟度有密切关系;黏土矿物一定程度上利于储层孔隙发育,与页岩总孔容呈正相关性,脆性矿物则相反。
- 张吉振李贤庆郭曼董泽亮王哲付庆华王飞宇
- 关键词:微观孔隙孔隙结构
- 川南地区筇竹寺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8年
- 页岩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储层储集能力的重要因素。为评价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性质,基于井下岩心样品、钻井资料,运用普通扫描电镜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Image J2x软件分析、低温CO_2和N_2吸附、高压压汞实验方法,对川南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微观孔隙成因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孔隙度为0.25%~5.80%,平均为2.49%;发育多种成因类型微观孔隙,以粒间孔为主,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次之,页岩微观孔隙总面孔率为3.58%~5.92%;川南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总孔容为(2.86~12.55)×10^(-3)m L/g,总比表面积为2.727~21.992 m^2/g,孔径主要分布于0.30~1.00 nm、2.5~4.7 nm和55~70 nm这三个区间,微孔(<2 nm)和介孔(2~50 nm)是筇竹寺组页岩气储集空间的主体,孔隙结构形态主要为圆孔、楔形孔、平板狭缝型孔和混合型孔结构。页岩孔隙度及总比表面积与TOC、脆性矿物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页岩微孔孔容及比表面积与TOC呈正相关关系,页岩孔隙度、总孔容及总比表面积与R0、粘土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 王哲王哲李贤庆祁帅姚素平
- 关键词:孔隙类型孔隙结构
- 川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孔隙结构表征及其意义
- 本文拟对川南地区下古生界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2套页岩孔隙结构进行表征,探讨其对页岩气赋存的影响,以便为揭示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2套页岩含气性的差异提供依据。
- 李贤庆王哲王元张吉振徐红卫王飞宇
-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结构赋存状态
- 北京城郊生活燃烧蜂窝煤中氟释放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解生活用蜂窝煤氟含量水平及氟排放率,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前辛庄、后辛庄和周村3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在2012年3个月取暖季内,针对蜂窝煤及煤渣中的氟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个村庄蜂窝煤样品的w(F)均值为277.8μg/g(N=46),高于我国工业原煤w(F)平均值(约83μg/g);生活燃烧蜂窝煤氟排放率为61.6%,显著低于蜂窝煤汞排放率99.75%及电厂等工业燃煤氟排放率(80%~99%)。鉴于生活用蜂窝煤多为富氟的劣质煤,其氟含量高于工业原煤,而排放率却低于工业用煤排放率,因此不宜采用工业用煤w(F)平均值及工业燃煤氟排放率来计算民用蜂窝煤的氟排放量,有必要展开单独研究。
- 王哲洪秀萍陈洋杨康许丹丹
- 关键词:氟排放蜂窝煤农村
- 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李贤庆王哲郭曼张吉振张学庆周宝刚
- 川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孔隙结构表征及其意义
- 李贤庆王哲王元张吉振徐红卫王飞宇
- 内蒙古乌达-乌斯太工业园环境单颗粒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2015年夏季在内蒙古乌达-乌斯太工业园布点采集了大气颗粒物核孔膜样品16件,采用扫描电镜(SEM-EDX)共表征了1600个单颗粒的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单颗粒主要为矿物颗粒、燃烧产生颗粒和含硫颗粒3大类,其中矿物颗粒不仅含有硅铝酸盐和碳酸盐这类常见颗粒,还有风化煤矸石和沙尘颗粒这两种特殊颗粒;燃烧产生颗粒不仅有通常的燃煤飞灰、烟尘集合体和絮状碳质颗粒,还有原煤尘颗粒.统计表明,烟尘聚合体、硅铝酸盐和沙尘这三者占颗粒物总数的64%,风化煤矸石尘和原煤尘主要呈现为可吸入颗粒(2.5~10μm);烟尘聚合体和沙尘则主要为超细颗粒(<1.0μm).总之,单颗粒分析揭示该典型煤炭工业园区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园内燃煤排放和交通,上风向矿区煤炭生产和上风向沙漠自然活动.
- 王哲董树屏梁汉东陈洋詹钦
- 关键词:SEM-EDX单颗粒分析煤矸石沙尘
- 川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6年
- 运用普通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Image J2x软件分析、高压压汞、低温CO_2和N_2吸附实验方法,对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成因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微观孔隙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等多种成因孔隙类型;下古生界页岩微观孔隙总面孔率为3.95%~7.48%,筇竹寺组页岩总面孔率和有机质孔面孔率低于龙马溪组页岩;下古生界页岩总孔容为(3.93~24.96)×10^(-3)m L/g,总比表面积为2.727~29.399 m^2/g,孔径为0.35~1.00,2.5~4.7和55~75 nm的孔隙是总孔容的主要贡献者,孔径为0.3~1.0,2.5~5.5 nm的孔隙主要提供了总比表面积,筇竹寺组页岩总孔容和总比表面积均较龙马溪组页岩要低;页岩微观孔隙的面孔率、有机质孔、孔容、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均会影响页岩含气性。下古生界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在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上述差异,为揭示川南地区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的差异提供了依据。
- 王哲李贤庆周宝刚祁帅张吉振王刚王刚徐红卫
- 关键词:孔隙结构下古生界
- 不同催化剂上有机质加氢热解行为及催化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对不同类型催化剂如Zn Cl2、Ni Cl2、Fe2O3、Y型沸石(Na Y)及Mo S2上有机质的催化加氢热解行为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加氢液态产物收率和组成受控于催化剂类型,但不同催化剂上加氢热解所得到的产物生标参数差异不大;同时,对于不同成熟度和类型的有机质样品,各催化剂所体现的催化效果也不尽相同。基于固体残渣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催化剂上的加氢作用机制也存在明显差异。与Ni Cl2相比,Zn Cl2体系中除存在催化裂解和催化加氢作用外,还存在质量传递效应;Fe2O3催化剂主要是通过其表面的活性O吸收H2中的H形成H自由基而加速有机质的加氢反应;Mo S2体系存在过渡金属Mo的催化加氢和中间产物H2S的自由基引发作用两种催化机制。
- 刘洋刘洋刘洋何坤李贤庆韩蕊
- 关键词:有机质加氢热解生物标志物催化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