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自丽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急性肺损伤
  • 5篇肺损伤
  • 3篇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干细胞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双向电...
  • 2篇多糖
  • 2篇脂多糖
  • 2篇脂多糖诱导
  • 2篇双向电泳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蛋白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张自丽
  • 2篇刘慧莹
  • 2篇柏长青
  • 1篇胡璇
  • 1篇李文斐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脏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气管滴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后小鼠肺组织在蛋白质水平上的改变。方法小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48 h后做小鼠肺CT、肺病理切片及测肺湿/干重比用于观察肺损伤程度;并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测定,对获取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实验组肺CT显示明显炎症表现;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组织水肿充血改变明显,肺泡中有大量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损伤评分和肺湿/干重比正常组增加;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比正常组小鼠的肺组织总蛋白数增加,蛋白质点数为(100±2),其中有21个表达的蛋白差异点,通过蛋白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检索结果显示蛋白质过氧化物酶6在实验组和正常组中有明显差异,其可能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相关。结论通过向小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可以诱发急性肺损伤,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蛋白质过氧化物酶6表达的增加,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张自丽胡璇刘慧莹柏长青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脂多糖蛋白质双向电泳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干细胞的各种特性,即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许多造血以外的组织,目前研究发现此细胞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存在重要意义[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严重的、急性的和弥漫发生的肺损伤所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炎症引起的严重的低氧血症、肺水肿和进行性呼吸衰竭[3]。临床上选取了许多方法治疗急性肺损伤,但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ARDS的病死率,这对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4]。在动物实验模型中已经发现,骨髓MSCs对肺损伤治疗有明显的效果[5-7]。而下一步如何将MSCs治疗的作用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张自丽刘慧莹柏长青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性呼吸衰竭动物实验模型分化能力
FTY720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协同治疗内毒素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LI/ARDS)是临床危重症患者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缺乏有效...
张自丽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毒素
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
目的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气管滴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后小鼠肺组织在蛋白质水平上的改变。 方法 1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气管内滴注LPS(10mg/kg),致...
张自丽
关键词:脂多糖急性肺损伤蛋白质双向电泳
MSC与S1P联用对急性损伤的肺内皮细胞中S1P代谢相关酶的表达调控
2017年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与鞘氨醇-1-磷酸(S1P)联用对急性肺损伤发生过程中S1P代谢相关酶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构建脂多糖(LPS)刺激的急性损伤的肺内皮细胞模型,与MSC及S1P非接触共培养后,利用细胞实时无标记系统,考察MSC与S1P联用对损伤细胞微电子阻抗的增强保护作用,利用RT-PCR考察两者对损伤细胞中S1P代谢相关酶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MSC与S1P联用与单独使用时相比,作用靶点和效果有显著差别,MSC单独使用时仅下调鞘氨醇激酶1(Sph K1)、S1P裂解酶(S1PL)和鞘磷脂合成酶1(SMS1)的表达,但当将MSC和S1P联合使用时,其对S1PL的下调作用丧失,而鞘氨醇激酶2(Sph K2)和鞘磷脂合成酶2(SMS2)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MSC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S1P代谢相关基因,而且其与S1P的联用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并不是简单的作用叠加,而是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治疗结果。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MSC与S1P联用,通过改善内皮屏障的生物学功能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协同机理奠定了实验基础。
刘慧莹李文斐张自丽郑敬衡芝芝李璞媛苑鑫牛文凯柏长青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